搜索
首页 《攻媿斋》 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

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

意思:颠冥名利中,悔恨都是自己取。

出自作者[宋]楼钥的《攻媿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通过描绘作者对于道德、学问、人生观等方面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社会道德散失的忧虑。接着,诗中又提到了“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这表达了作者对于学者们过于自负、不肯虚心向师友学习的批评。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作者又表达了对声名、利禄的反思,认为这些都会让人陷入悔恨和遗憾之中。同时,作者也强调了自我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应该勇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认为人应该追求更高的境界和目标,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利益。 最后,作者还表达了对自己的批评和反思,认为自己气质平庸、孝道不足、自我修养不够等缺点,需要不断努力克服。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感激和信任,认为朋友之间的互相帮助和支持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学问、人生观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反思和自我批评。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圣贤不得见,道散固已久。
学者多自贤,鲜肯事师友。
颠冥声利中,悔吝皆自取。
动言无媿作,未知果然否。
寡过云未能,先圣欣善诱。
凛凛孟氏言,几希异禽兽。
参乎病知免,遂使启足手。
宁知起易箦,又在此段后。
吾侪况小人,气质素凡陋。
以其所以养,孝道亦何有。
勉前类水马,立处只如旧。
傥复不自力,其末当愈谬。
每思攻所媿,扁榜铭座右。
三诵故人书,慙汗几欲溜。
夫岂为戏言,知君於我厚。
因之更加警,补过尚无咎。

关键词解释

  • 自取

    读音:zì qǔ

    繁体字:自取

    英语:help yourself to

    意思:
     1.自己招致。
      ▶《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庄子•齐物论

  • 颠冥

    读音:diān míng

    繁体字:顛冥

    意思:(颠冥,颠冥)
    迷惑,沉湎。
      ▶《文子•守弱》:“其生贪饕多欲之人,颠冥乎势利,诱慕乎名位。”
      ▶《庄子•则阳》:“夫夷节之为人也,无德而有知,不自许。以致

  • 声利

    读音:shēng lì

    繁体字:聲利

    意思:(声利,声利)
    犹名利。
      ▶南朝·宋·鲍照《咏史》:“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唐·韩愈《送区册序》:“与之翳嘉林,坐石矶,投竿而渔,陶然以乐,若能遗外声

  • 中悔

    读音:zhōng huǐ

    繁体字:中悔

    意思:中途反悔;后悔。
      ▶汉·王充《论衡•问孔》:“且本何善所见而使之王?后何恶所闻中悔不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谢安石、王坦之优劣于桓公。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