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意思:第二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出自作者[唐]孟浩然的《夜泊牛渚趁薛八船不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是一首描绘江上夜景的优美诗篇。牛渚山位于现今中国安徽省马鞍山市,山势险要,自古以来即为江防要地。 首句“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中,“星罗”形象地描绘了牛渚山之繁星点点,点缀在夜空之中,如同一幅星图,引人入胜。而“风退”则暗示了夜幕降临后,微风渐息,此时江面上的一叶扁舟,仿佛在等待风的再次吹起。 “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描绘了诗人与同伴在江边宿夜的情景。诗人与同伴一同在江边停泊,欣赏着夜色中的美景,然而突然间,烟雾和波浪将他们与江岸隔开,使他们暂时无法分辨彼此的位置。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之情,又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两句是全诗的精华之处。诗人描述自己在夜色中听到船桨划水的声音消失在空旷的水面上,而船上的灯火在朦胧的夜色中变得模糊不清,令人产生疑虑。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夜晚江面的静谧与朦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江上夜色的深深陶醉。 最后,“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两句描绘了诗人次日清晨泛舟海上,茫茫大海上,他不知道何时才能与同伴再次相聚。这种对未来的迷茫和感慨,既体现了诗人对江上夜色的深深留恋,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上夜色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优秀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星罗牛渚夕,风退鹢舟迟。
浦溆尝同宿,烟波忽间之。
榜歌空里失,船火望中疑。
明发泛潮海,茫茫何处期。
作者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明发

    读音:míng fā

    繁体字:明發

    意思:(明发,明发)

     1.黎明;平明。
      ▶《诗•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朱熹集传:“明发,谓将旦而光明开发也。二人,父母也。”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茫茫

    读音:máng máng

    繁体字:茫茫

    短语: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浩淼 辽阔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

  • 泛潮

    读音:fàn cháo

    繁体字:泛潮

    英语:moistening

    意思:犹回潮。指地面和粮食、衣服等物,由于空气湿度很大,或在地下的水分上升时,变得潮湿的现象。
      ▶耿简《爬在旗杆上的人》:“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