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意思:两行客泪愁中脱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出自作者[唐]李涉的《京口送朱昼之淮南》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担忧。 首句“两行客泪愁中落”,直接描绘了离别的泪水。诗人以“两行”来形容泪水之多,以“愁中落”来表达离愁之深。这里的“愁”并非简单的离别之愁,更包含了对于未来的担忧和迷茫。 “万树山花雨后残”则是对离别场景的进一步描绘。雨后的山花虽然残败,但却给人一种凄美之感,与离别的情绪相呼应。诗人通过这种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无尽忧虑。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诗人以“桃叶”代指离别的伴侣,表达了对伴侣深深的思念和不舍。而“见桃叶”则暗示了伴侣在扬州的等待和期盼,但“风水渡江难”则暗示了诗人离开的艰难和不易。这里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离别的不舍,更有对未知的恐惧。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担忧。它不仅是一首抒发情感、表达情感的诗,更是一首对人生、对离别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读来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愁和不舍,同时也让人对生活、对未来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行客泪愁中落,万树山花雨后残。
君到扬州见桃叶,为传风水渡江难。
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
李涉(约806年前后在世),唐代诗人。字不详,自号清溪子,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作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蹭蹬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著有《李涉诗》一卷。存词六首。

关键词解释

  • 花雨

    引用解释

    1.花季所降的雨。 前蜀 贯休 《春山行》诗:“重叠太古色,濛濛花雨时。” 宋 向子諲 《水龙吟·绍兴甲子上元有怀京师》词:“更冥冥,一帘花雨。” 元 张雨 《次孙大方仙兴诗韵》:“花雨扫尘鸞帚溼,岛云承韈蜃楼昬。”

    2.佛教语。诸天为赞叹佛说法之功德而散花如雨。《仁王经·序品》:“时无色界雨诸香华,香如须弥,华如车轮。

  • 两行

    读音:liǎng xíng

    繁体字:兩行

    意思:(两行,两行)

     1.庄子谓不执着于是非的争论而保持事理的自然均衡为“两行”。
      ▶《庄子•齐物论》:“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 客泪

    读音:kè lèi

    繁体字:客淚

    意思:(客泪,客泪)
    离乡游子的眼泪。
      ▶南朝·梁·沈约《晨征听晓鸿》诗:“闻雁夜南飞,客泪夜沾衣。”
      ▶南朝·陈·刘删《赋得马》诗:“边声陨客泪,果下益桃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