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代悲白头翁》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意思:一朝卧病不认识,三春行乐也随之而去?

出自作者[唐]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全文创作背景

《代悲白头翁》是唐朝诗人刘希夷的一首代表作。据说刘希夷在创作此诗时,曾吟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句子,感叹青春易老、繁华易逝。这首诗的主题并非传统的乐府旧题中的女人被丈夫遗弃或忠臣失宠于帝王,而是代老人诉说人生的苦闷和青春的流逝。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可能对刘希夷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代悲白头翁》的创作背景包括了诗人对人生、青春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
作者介绍
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关键词解释

  • 三春

    读音:sān chūn

    繁体字:三春

    英语:three spring months

    意思:
     1.春季三个月:农历正月称孟春,二月称仲春,三月称季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

  • 行乐

    读音:xíng lè

    繁体字:行樂

    短语:取乐

    英语:go on the spree

    意思:(行乐,行乐)
    I
    奏乐。
    II

     1.消遣

  • 卧病

    读音:wò bìng

    繁体字:卧病

    短语:害 得病 患 扶病 抱病 受病 患病 生病 害病 病 病倒 有病 染病 带病 闹病

    英语:laid up

    意思:

  • 一朝

    读音:yī zhāo

    繁体字:一朝

    英语:one day

    意思:I

     1.一个早晨。
       ▶《诗•小雅•彤弓》:“钟鼓既设,一朝飨之。”
       ▶《汉书•贾谊传》:“屠

  • 无相

    读音:wú xiāng

    繁体字:無相

    意思:(无相,无相)

     1.无人扶助。
      ▶《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之《睽》,犹无相也。”
      ▶杜预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

  • 谁边

    解释

    谁边 shuíbiān

    [where] 哪里;什么地方

    知向谁边

    引用解释

    何处;哪里。 唐 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史震林 《西青散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