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林居》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意思:鲜晖散清滴,潮湿湿满衣袖。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林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林间的生活和感受的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首句“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描绘了诗人宿营后未整理发髻,就前往林间居住地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急切地想要亲近自然的心情。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描绘了林间雨后的景象,晶莹的雨滴散发出鲜亮的晖光,湿润的环境让衣袂都变得湿润。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雨后林间的清新和湿润,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描绘了诗人行走时遇到障碍,不得不改变行走方式,同时由于视线被远处的障碍物遮挡,需要倾视以寻找出路。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探索精神。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则表达了诗人对林间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这里的“野意”可以理解为自然、朴素、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沉浸在这种生活之中,忘记了官场的虚伪和繁琐,表达了对自由、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隐居林间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由、朴素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宿发未暇梳,林居且辰诣。
鲜晖散清滴,湿湿满衣袂。
仄行盖前碍,倾视因远翳。
野意浩盈怀,曾忘傲公退。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湿湿

    读音:shī shī

    繁体字:濕濕

    意思:(湿湿,湿湿)
    I
    小解。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第二摺:“王兽医云:‘婶子,我要湿湿去。’”
    II

     1.牲畜耳朵摇动貌。

  • 衣袂

    读音:yī mèi

    繁体字:衣袂

    意思:
     1.衣袖。
      ▶《周礼•春官•司服》“齐服有玄端素端”汉·郑玄注:“士之衣袂,皆二尺二寸。”
     
     2.借指衣衫。
      ▶宋·刘过《贺新郎》词:“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