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涵古》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犧岂有古今殊。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犧岂有古今殊。

意思:点点你知道河洛思想,庖牺难道有古今不同。

出自作者[宋]王柏的《题涵古》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梅花之外竹扶疏》是一首对竹子的赞美之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哲学的理解。 首联“梅花之外竹扶疏,矮屋明窗著此癯”,诗人描绘了梅花之外的竹子,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矮屋明窗,更是为竹子的形象增添了空间感,使人仿佛能看见竹子在明窗旁的姿态。而“癯”字,更是赋予了竹子一种清瘦、清雅的美,与梅花的美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颔联“生意多从閒处见,天机却向语中枯”,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理解。生命中的生机和奥秘往往隐藏在看似平常、闲散的事物中,而真正的智慧和理解往往隐藏在看似简单、普通的话语中。这一理解既是对竹子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感悟。 颈联“通身总是先天易,开眼无非太极图”,诗人将竹子与易经、太极图等哲学概念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思考。易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而太极图则是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中“阴阳平衡”的理念。在这里,诗人将竹子比作“先天易”,即自然的、未被人类干预的易,同时也将竹子的生长与太极图的平衡对应起来,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赞美。 尾联“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犧岂有古今殊”,诗人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和生命的理解。河洛意指的是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典籍,代表了天地之间的规律和智慧。而庖犧指代的是伏羲,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第一位皇帝,也是中国文化的始祖。在这里,诗人暗示读者如果了解了竹子的生长规律,那么伏羲这样的先祖也就不再是遥远的古人,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哲学和文化的概念,使得整首诗不仅富有艺术感染力,也充满了哲理和智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梅花之外竹扶疎,矮屋明窗著此癯。
生意多从閒处见,天机却向语中枯。
通身总是先天易,开眼无非太极图。
点点若知河洛意,庖犧岂有古今殊。

关键词解释

  • 河洛

    读音:hé luò

    繁体字:河洛

    英语:Heluo

    意思:亦作“河雒”。
     
     1.黄河与洛水的并称。
      ▶《史记•郑世家》:“和集周民,周民皆说,河·雒之闲,人便思之。”

  • 古今

    读音:gǔ jīn

    繁体字:古今

    英语:ancient and modern

    意思:古代和现今。
      ▶《礼记•三年问》:“故三年之丧,人道之至文者也……是百王之所同,古今之所壹也。”
     

  • 点点

    读音:diǎn diǎn

    繁体字:點點

    英语:point

    意思:(点点,点点)

     1.小而多。
      ▶北周·庾信《晚秋》诗:“可怜数行雁,点点远空排。”
      ▶唐·皮日休

  • 有古

    读音:yǒu gǔ

    繁体字:有古

    意思:有远谋。
      ▶《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