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军装十咏·箭》 流星逐飞羽,镞利能穿札。

流星逐飞羽,镞利能穿札。

意思:流星把羽毛,箭头利能穿铠甲。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观军装十咏·箭》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箭的美丽和威力。 “流星逐飞羽,镞利能穿札”这两句中,诗人首先描绘了箭的外观和功能。流星象征着箭的速度和力量,飞羽则形象地描述了箭的轻盈和敏捷。镞(箭头)利能穿札,则明确说明了箭的穿透力和精准度。 “三发定边归,箙中休满插”这两句则描绘了箭的使用场景和效果。三发定边归,说明箭的威力之大,能够迅速解决边疆问题。箙中休满插,则形象地描绘了箭的储存方式,箙中装满了箭,等待使用。 整首诗以箭为题材,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箭的美丽和威力,表达了诗人对箭的赞美和对英勇无畏的战士的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和关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箭的美丽和威力,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无畏的战士的敬意和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流星逐飞羽,镞利能穿札。
三发定边归,箙中休满插。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飞羽

    引用解释

    1.指鸟类。《文选·班固<西都赋>》:“毛羣内闐,飞羽上覆。” 吕向 注:“飞羽,鸟类。” 明 刘基 《石末公再赋元夕见寄用韵酬之》:“听尽残鐘成不寐,那无飞羽入玄间。”

    2.比喻轻微。《淮南子·览冥训》:“夫瞽师庶女,位贱尚葈,权轻飞羽。” 高诱 注:“瞽师庶女復贱於主枲之官,故曰‘权轻飞羽’也。”

    3.

  • 流星

    解释

    流星 liúxīng

    [meteor; shooting star] 太阳系中无数小微粒之一,只有当它碰巧落到地球大气层内时才能直接观测到,在大气中由于受到运动的阻力会引起暂时的灼热,此时若在夜间,天空中就出现一道亮光

  • 羽镞

    读音:yǔ zú

    繁体字:羽鏃

    意思:(羽镞,羽镞)
    指箭。
      ▶清·周亮工《射乌楼纪事》诗:“畏使渔矶鸣羽镞,愁闻雁渚击金鐎。”

    解释:1.指箭。

    <
  • 穿札

    读音:chuān zhá

    繁体字:穿札

    意思:射穿铠甲。札,铠甲的叶片。形容射箭功力之强。
      ▶《韩诗外传》卷八:“此弓者,太山之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筋,河鱼之胶也。四物者,天下之练材也,不宜穿札之少如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