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偶题》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意思:年轻人沉溺于酒的力量却得到,读书学剑两个没有成功。

出自作者[宋]辛弃疾的《偶题》

全文赏析

【注释】
  ①此二诗一则议论叙事,一则对景抒情;一直露,一含蓄,然都不无郁闷牢骚具焉。
  ②“人生”两句:上句泛论,下句谓己。名:指名声,名望。无闻:默然无名于世。
  ③“却得”两句:少年嗜酒,导致老来一事无成。耽(dān担):沉溺。读书学剑:喻文与武。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忧患始于名,旦喜无闻过此生。
却得少年耽酒力,读书学剑两无成。
作者介绍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学剑

    读音:xué jiàn

    繁体字:學劍

    意思:(学剑,学剑)
    学习剑术。谓学习武艺。
      ▶《史记•项羽本纪》:“学书不成,去,学剑。”
      ▶北周·庾信《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青衿学剑,既为人主所称;童子

  • 酒力

    读音:jiǔ lì

    繁体字:酒力

    英语:capacity for liquor(酒量)

    意思:酒的醉人力量。
      ▶唐·刘禹锡《酬乐天斋满日裴令公置宴席上戏赠》诗:“酒力半酣愁已散,文锋未钝老犹争

  • 无成

    读音:wú chéng

    繁体字:無成

    英语:accomplish nothing

    意思:(无成,无成)

     1.没有成功;没有成就。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若其无成,君无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耽酒

    读音:dān jiǔ

    繁体字:耽酒

    意思:谓极好饮酒。
      ▶《魏书•裴叔业传》:“﹝柳远﹞性粗疏无拘检,时人或谓之‘柳癫’。好弹琴,耽酒,时有文咏。”
      ▶唐·卢仝《叹昨日》诗之二:“天下薄夫苦耽酒,玉川先生也耽酒

  • 书学

    读音:shū xué

    繁体字:書學

    英语:calligraphy

    意思:(书学,书学)

     1.犹典籍。
      ▶《后汉书•邓骘传》:“耿氏教之以书学,遂以通博称。”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