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胡瘦唐侍御》 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意思:隔年邻寺和追寻,一经听钟绝脚步声。

出自作者[近代]陈三立的《哭胡瘦唐侍御》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怀念和哀悼,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思。 首联“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描绘了作者追寻刘潜楼居青岛的情景,通过描述听钟声来表达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怀念之情。 颔联“劫运更教孤气类,谏书忍问出呻吟”,表达了作者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哀思。 颈联“江湖摩荡回天梦,几榻绸缪学道心”,表达了作者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哀思和对他的敬仰之情。 尾联“收拾谁编独行传,岛人写恨海沉沉”,表达了作者对刘潜楼居青岛的哀思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怀念和哀思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哀思之情。整首诗充满了对刘潜楼居青岛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隔年邻寺与追寻,一径听钟绝足音。
劫运更教孤气类,谏书忍问出呻吟。
江湖摩荡回天梦,几榻绸缪学道心。
收拾谁编独行传,岛人写恨海沉沉。
(谓刘潜楼居青岛为作状志及哀辞)
作者介绍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关键词解释

  • 足音

    读音:zú yīn

    繁体字:足音

    意思:脚步声。
      ▶《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迳、踉位其空,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明·杨慎《东望楼》诗:“穹谷无足音,远水无归舟。”

  • 追寻

    读音:zhuī xún

    繁体字:追尋

    短语:觅 摸索 搜索 搜寻 寻 搜求 按图索骥 搜 找寻 找 寻找 摸 索 招来 查寻 寻觅 查找 检索 物色

    英语:pursue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