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奉议知吴江县》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意思: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彩虹。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送王奉议知吴江县》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吴江长桥的美景,并借此表达了作者对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理想和追求。 首联“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吴江上那座长桥的壮观景象,它像一道长虹横卧江面,气势非凡。这一联通过“闻说”和“百丈虹”两个词,为读者展现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引发了读者对长桥的无限遐想。 颔联“蠔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桥墩比作巨大的蚝蛎,能够稳固河床,而人们则像是乘风破浪的船只,从桥上穿过。这一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桥的稳固和人们的轻松感受,进一步突出了长桥的壮观景象。 颈联“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这一联描绘了长桥在明月清风中的美丽景象。明亮的月光洒在桥面上,如同流水般流淌;清新的风吹拂着水面,让人心旷神怡。这一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长桥在月夜风清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尾联“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理想和追求。他认为如果能够像建造长桥一样,为百姓造福,那么他的政绩将会惠及广大百姓,影响深远。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治理地方的热忱和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爱和关注。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吴江长桥的美景和诗人对治理地方、造福百姓的理想和追求。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读来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蠔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
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
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长桥

    读音:cháng qiáo

    繁体字:長橋

    意思:(长桥,长桥)
    桥名。在江苏省·宜兴市,建于东汉时,相传为晋·周处斩蛟处,又名蛟桥。桥跨荆溪,又名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南山白额勐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

  • 百丈

    读音:bǎi zhàng

    繁体字:百丈

    意思:
     1.极言高、深或远。
      ▶汉·枚乘《七发》:“上有千仞之峰,下临百丈之谿。”
      ▶南朝·梁·沈约《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诗:“千仞写乔树,百丈见游

  • 吴江

    读音:wú jiāng

    繁体字:吳江

    意思:(吴江,吴江)

     1.吴淞江的别称。
      ▶《国语•越语上》“三江环之”三国·吴·韦昭注:“三江:吴江、钱唐江、浦阳江。”
      ▶宋·毛滂《过吴淞江》诗:“

  • 闻说

    读音:wén shuō

    繁体字:聞說

    意思:(闻说,闻说)
    犹听说。
      ▶唐·孟浩然《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水浒传》第二三回:“江湖上多闻说武二郎名字,不期今日却在这里相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