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意思:情亲不躲避马,为我解霜威。

出自作者[唐]李白的《至鸭栏驿上白马矶赠裴侍御》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登临白马矶的所见所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白马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白马矶的独特地形。这里的石头层层叠叠,横卧在江边,仿佛是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一处奇景。诗人用“万古石”来形容白马矶的地貌,凸显了其历史的悠久和自然景观的壮丽。 “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两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白马矶的动态美。江水在石头间奔流,如电般快速,诗人举起船桨,激起水面的浪花,发出璀璨的光芒。这两句诗既表现了白马矶的雄伟气势,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四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白马矶上住宿时的情景。他站在驿站前,卷起了紫色的帷幕,迎接升起的太阳。这里的景象亲昵而温馨,诗人不惧怕马匹嘶叫,为我带来秋天的凉意。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白马矶的壮丽景色和诗人自身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
乱流若电转,举棹扬珠辉。
临驿卷缇幕,升常接绣衣。
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
作者介绍 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关键词解释

  • 霜威

    读音:shuāng wēi

    繁体字:霜威

    意思:
     1.寒霜肃杀的威力。
      ▶南朝·齐·谢朓《高松赋》:“岂彫贞于岁暮,不受令于霜威。”
      ▶唐·王勃《九日怀封元寂》诗:“九日郊原望,平野遍霜威。”

  • 不避

    读音:bù bì

    繁体字:不避

    英语:make light of

    意思:
     1.不回避。
      ▶《荀子•正论》:“援剑戟而逐之,不避死伤。”
      ▶《史记•项羽本纪》:“臣死且不避

  • 情亲

    引用解释

    1.亲人。《吕氏春秋·壹行》:“今行者见大树,必解衣悬冠倚剑而寝其下,大树非人之情亲知交也,而安之若此者,信也。” 南朝 宋 鲍照 《学古》诗:“北风十二月,雪下如乱巾,实是愁苦节,惆悵忆情亲。”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四折:“我对此景无箇情亲,怎不教痛心酸转添凄楚!” 鲁迅 《集外集拾遗·<所闻>》诗:“忽忆情亲焦土下,佯看罗袜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