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土暮天迥,雁飞寒夜长。
意思:说当地晚上天空迥,大雁飞寒夜长。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岁暮书事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云土暮天迥,雁飞寒夜长》是一首描绘月夜景色和表达诗人情感的作品。它以暮色、寒夜、飞雁、姮娥、青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寂静而凄美的夜景,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首句“云土暮天迥,雁飞寒夜长”描绘了暮色苍茫的天空和寒夜中飞雁的景象,给人一种寂静而凄美的感觉。暮色渐浓,天空逐渐变得昏暗,寒夜中的大雁在夜空中飞翔,这种景象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寂寥。
“姮娥守狐月,青女恨连霜”是诗中的两个神话形象,姮娥守狐月和青女恨连霜分别代表了嫦娥和青霄的女神。在这里,诗人通过这两个神话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嫦娥守狐月表达了嫦娥在月宫中孤独守望的寂寞,而青女恨连霜则表达了青霄女神因寒冷而产生的恨意。
“不寐看银烛,长吟送羽觞”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人无法入睡,只能默默地看着银烛燃烧,听着自己的杯盏在酒杯中发出声响。这种情景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和无奈。
最后,“山炉与石鼎,伴我老他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山炉和石鼎是古代道家修行时常用的器具,诗人用它们来比喻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暮色、寒夜、飞雁、嫦娥、青女等意象,描绘出一幅寂静而凄美的夜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