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赵璞》 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

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

意思:古柏凌寒霜,皓月在深秋。

出自作者[宋]释智圆的《赠赵璞》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世态任悠悠,正人无谄求。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心将周孔师,日远杨墨游。泾浊与渭清,由来自分流》是一首描绘人生哲理和道德坚守的诗。 首联“世态任悠悠,正人无谄求。”描绘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景象,但正人君子却不会为世俗所动,谄媚以求生存。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现出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对正人君子坚守道德的肯定。 颔联“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用自然景象来比喻人的品格,柏树在寒霜中依然挺立,皓月高悬在秋夜中,清辉洒落。这一联以景喻人,表现出诗人对正人君子的赞美和对坚守道德的肯定。 颈联“心将周孔师,日远杨墨游。”表达了诗人对坚守道德的决心,以周公、孔子为师,远离杨朱、墨翟的邪说。这一联表现出诗人对道德坚守的坚定信念,同时也表现出对不良思想的批判。 尾联“泾浊与渭清,由来自分流。”用泾渭分流的故事来比喻人的品格,泾河浑浊而渭河清亮,它们虽然分流但流向不同。这一联再次强调了坚守道德的重要性,只有坚守道德才能保持自身的清白和正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世态、自然景象、坚守道德的描绘和比喻,表现出诗人对正人君子的赞美和对坚守道德的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保持自身的清白和正直,远离不良思想,坚守道德底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世态任悠悠,正人无谄求。
古柏凌寒霜,皓月当高秋。
心将周孔师,日远杨墨游。
泾浊与渭清,由来自分流。

关键词解释

  • 寒霜

    读音:hán shuāng

    繁体字:寒霜

    意思:寒冷的冰霜。
      ▶《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惟以梳为枇耳”裴松之注引《辂别传》:“若以参星为虎,则谷风更为寒霜之风,寒霜之风非东风之名。”
      ▶唐太宗《赋得临池竹》诗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凌寒

    读音:líng hán

    繁体字:凌寒

    意思:冒寒;严寒。
      ▶《梁书•到溉传》:“魏世重双丁,晋朝称二陆,如何今两到,复似凌寒竹。”
      ▶唐·戴叔伦《题黄司直园》诗:“为忆去年梅,凌寒特地来。”
      ▶宋·

  • 高秋

    读音:gāo qiū

    繁体字:高秋

    意思:
     1.天高气爽的秋天。
      ▶南朝·梁·沈约《休沐寄怀》诗:“临池清溽暑,开幌望高秋。”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四一:“见底高秋水,开怀万里天。旅吟还有伴,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