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鹧鸪天 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

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

意思:魏澹衰草斜阳外烟,并作登临一段

出自作者[金]段克己的《鹧鸪天 九日寄彦衡济之,兼简仲坚景纯二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情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首先,诗的开头“点检笙歌上小楼。西风帘幕卷清秋。”就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诗人登上小楼,看到西风吹动着帘幕,卷起清秋的景象。这里的“点检笙歌”可能指的是诗人与朋友欢聚,奏起笙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而“西风”则暗示了秋天的到来,秋风萧瑟,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接下来,“绿醅轻泛红萸好。黄菊羞簪白发稠。”诗人描述了酒的绿色淡雅,红萸的红色鲜艳,黄菊的美丽与白发的苍老形成鲜明对比。这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发渐生,青春不再,而美好的事物却依旧存在。 “今古恨,去悠悠。无情汾水自西流。”这句诗表达了对时间的感慨,古今恨事,悠悠而去,时光无情,汾水自西流去,一去不返。这里诗人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愁。”这句诗描绘了夕阳下,烟雾、衰草和荒凉的景色,这些元素都带有凄凉和哀愁的意味,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诗中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内涵,值得人们反复品味和欣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点检笙歌上小楼。
西风帘幕卷清秋。
绿醅轻泛红萸好。
黄菊羞簪白发稠。
今古恨,去悠悠。
无情汾水自西流。
澹烟衰草斜阳外,并作登临一段
作者介绍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关键词解释

  • 衰草

    读音:shuāi cǎo

    繁体字:衰草

    意思:枯草。
      ▶南朝·梁·沈约《岁暮愍衰草》诗:“愍衰草,衰草无容色。憔悴荒迳中,寒荄不可识。”
      ▶宋·陆游《秋晚思梁益旧游》诗:“沧波极目江乡恨,衰草连天塞路愁。”

  • 登临

    读音:dēng lín

    繁体字:登臨

    英语:visit; visit famous mountains

    意思:(登临,登临)
    登山临水。也指游览。语本《楚辞•九辩》:“憭慄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

  • 斜阳

    读音:xié yáng

    繁体字:斜陽

    短语:残阳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斜阳,斜阳)
    傍晚西斜的太阳。
      ▶唐·赵嘏《东望》诗:“斜阳映阁山当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