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怀(三首)》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意思:徐君已经朽骨,信义越感激。

出自作者[明]戴良的《咏怀(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奇树为引子,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 首联“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描绘了庭前两棵奇特的树,常有美丽的颜色。这里可能暗示了某种生命力旺盛或品格高尚。然而,这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反而对它们视而不见,这引发了诗人的感慨。 颔联“年年遇雪霜,谁谓寒可易。”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无奈,即使再寒冷的冬天,奇树依然坚韧不屈,这象征着某些高尚品质在艰难环境中依然坚韧不屈。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困难面前轻易放弃,这反映了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 颈联“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深深忧虑。大道指高尚的道德,末路则指现实社会。诗人感叹道德已经丧失,社会风气变得凉薄。这一句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批判。 尾联“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信义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世态炎凉、道德沦丧的无奈和迷茫。诗人感到自己无处可去,无处可寻。这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奇树为引子,通过描绘它们的坚韧和人们对它们的忽视,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世态炎凉的不满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深刻的思考和感慨传达给了读者,引发了我们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前两奇树,常有好容色。
年年遇雪霜,谁谓寒可易。
大道久已丧,末路多凉德。
狐裘已适体,谁念寒途客。
古有延陵子,使还过徐国。
徐君骨已朽,信义逾感激。
解剑挂高树,至宝非所惜。
此士难再逢,四顾吾何适。
¤

关键词解释

  • 信义

    读音:xìn yì

    繁体字:信義

    英语:faith

    意思:(信义,信义)
    信用和道义。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 感激

    读音:gǎn jī

    繁体字:感激

    短语:谢天谢地 领情

    英语:appreciate

    意思:
     1.感奋激发。
      ▶汉·刘向《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