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济南杜郎中》 亭传宛如行部日,冠缨犹带触邪风。

亭传宛如行部日,冠缨犹带触邪风。

意思:亭传宛如行部天,冠缨还带触邪恶风。

出自作者[宋]夏竦的《送济南杜郎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诗人故乡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句“秋树参差堕叶红”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树叶纷纷落下,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红叶。这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剖符还过故乡东”表达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喜悦和感慨。“剖符”一词源于古代的封赏,象征着荣誉和回归。“故乡东”则明确指出了诗人的故乡所在。 “星分北陆龟蛇内”描绘了诗人的故乡地理位置,位于北陆的龟蛇之内,暗示了故乡的壮丽和神秘。“北陆”指的是北方的高地,而“龟蛇”则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位应哀乌太紫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敬仰之情,希望故乡能够像哀乌一样,拥有美好的未来。“哀乌”象征着悲伤和哀悼,但在这里也表达了对故乡未来的美好期待。 “亭传宛如行部日”描绘了诗人回到故乡后,看到故乡的景象和他曾经在亭子里巡行时的情景。“亭传”和“行部”都象征着官职和责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 “冠缨犹带触邪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即使离开故乡多年,故乡的风土人情仍然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 最后两句“寒泉岂是无人塞,应待君侯立事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未来的期待和祝愿,希望故乡能够像寒泉一样,等待他为故乡建立功业。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也表达了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回到故乡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之情和对故乡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树参差堕叶红,剖符还过故乡东。
星分北陆龟蛇内,位应哀乌太紫中。
亭传宛如行部日,冠缨犹带触邪风。
寒泉岂是无人塞,应待君侯立事功。
作者介绍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

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关键词解释

  • 邪风

    读音:xié fēng

    繁体字:邪風

    意思:(邪风,邪风)

     1.中医指伤人致病之风。
      ▶《云笈七籤》卷三六:“善其术者,可以攻遣百病,消逐邪风及中恶。”
     
     2.缺乏根据的消息。

  • 宛如

    读音:wǎn rú

    繁体字:宛如

    短语:宛 若 宛然 如 犹 似 像

    英语:as it were

    意思:
     1.委曲顺从貌。
      ▶《说文•人部》“僻

  • 亭传

    读音:tíng chuán

    繁体字:亭傳

    意思:(亭传,亭传)
    古代供旅客和传递公文的人途中歇宿的处所。
      ▶《后汉书•陈忠传》:“﹝长吏﹞发人修道,缮理亭传。”
      ▶《三国志•魏志•张鲁传》:“诸祭酒皆作

  • 行部

    读音:xíng bù

    繁体字:行部

    意思:谓巡行所属部域,考核政绩。
      ▶《汉书•朱博传》:“吏民欲言二千石墨绶长吏者,使者行部还,诣治所。”
      ▶《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五月,徐温行部至昇州,爱其繁富。

  • 日冠

    读音:rì guān

    繁体字:日冠

    意思:日晕的一种。出现在太阳上方,形如冠。
      ▶《初学记》卷一引《杂兵书》:“日冠者,如半晕也。法当在日上有冠。文有两珥者尤吉。”

    解释:1.日晕的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