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忆桐庐故居》 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载诗来。

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载诗来。

意思:一杖深山去看瀑布,小船月夜载诗来。

出自作者[现代]马一浮的《忆桐庐故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富春江为背景,表达了对故里的怀念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故里空村遍草莱,富春江上首重回”,描绘了故里的荒凉和变迁,富春江畔的村庄已经不再,诗人再次来到这里,引发了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 颔联“杂花满径无人扫,野竹编门傍水开”,进一步描绘了村里的景象,小径上杂花盛开,却没有人来打扫,野竹编成的门在水边打开,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美。 颈联“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载诗来”,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浪漫,他拄着拐杖去深山看瀑布,在月夜的扁舟上载着诗来,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诗意。 尾联“此情已是成消失,唯有寒云恋钓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留恋,这种情感已经消失,只有寒云还留恋着钓台,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富春江畔村庄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浪漫情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故里空村遍草莱,富春江上首重回。
杂花满径无人扫,野竹编门傍水开。
一杖深山看瀑去,扁舟月夜载诗来。
此情已是成消失,唯有寒云恋钓台。
作者介绍 马一浮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漱溟、熊十力合称为“现代三圣”(或“新儒家三圣”),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浙江大学校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原教授。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曾应蔡元培邀赴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关键词解释

  • 扁舟

    读音:piān zhōu

    繁体字:扁舟

    英语:canoe

    意思:I
    小船。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

  • 深山

    读音:shēn shān

    繁体字:深山

    短语:山脉 山脊 支脉 岩 山 岭

    英语:remote mountains

    意思:与山外距离远的、人不常到的山岭。
      

  • 月夜

    读音:yuè yè

    繁体字:月夜

    英语:moonlight night

    意思:有月光的夜晚。
      ▶《魏书•李谐传》:“座有清谈之客,门交好事之车。或林嬉于月夜,或水宴于景斜。”
      ▶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