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平乐 池上纳凉》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意思: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出自作者[清]项鸿祚的《清平乐 池上纳凉》

全文创作背景

项鸿祚的《清平乐·池上纳凉》创作于清宣宗道光初年(1821年)。项鸿祚自幼天资聪颖,善于著文。他的词作大多以伤春悲秋为主题,以古艳哀怨的词风著称于世。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在夏夜庭院纳凉的情景,抒发了对人生的哀怨之情。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有关,通过描绘纳凉的情景来表达内心的苦闷和思索。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作者介绍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云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夜》),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风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风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

关键词解释

  • 扇子

    读音:shàn zi

    繁体字:扇子

    短语:

    英语:fan

    意思:
     1.摇动生风的用具。原指团扇,后泛指各式扇子。
      ▶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冠子朵子扇子》

  • 桃笙

    读音:táo shēng

    繁体字:桃笙

    意思:桃枝竹编的竹席。
      ▶《文选•左思<吴都赋>》:“桃笙象簟”。
      ▶刘逵注:“桃笙,桃枝簟也,吴人谓簟为笙。”
      ▶宋·苏轼《仇池笔记•桃笙》:“柳子厚诗云:

  • 熟罗

    读音:shú luó

    繁体字:熟羅

    英语:soft lawn

    意思:(熟罗,熟罗)
    精细的丝织品。
      ▶《官场现形记》第三二回:“好容易捱到三点半钟,到了这时候,熟罗长衫也有些不合景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