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意思:肉青苔,烤青蒲,烂蒸鹅鸭就只葫芦。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的诗,它描绘了穷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首先,诗中描绘了穷人生活的真实场景,如用青苔和青蒲做食物,蒸鹅鸭和瓠壶等。这些食物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体现了穷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坚韧。同时,诗中也描绘了穷人生活的艰辛,如贫家百物初何有,搜罗假合乱天真等,表达了穷人生活的艰难和无奈。 然而,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未来的希望。作者认为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这说明作者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即使生活再艰难,也不能放弃希望和努力。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认为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此外,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这表明作者认为穷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残酷。因此,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醒人们的良知和正义感,改变社会现实。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穷人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脯青苔,炙青蒲,烂蒸鹅鸭乃瓠壶。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贫家百物初何有。
古来百巧出穷人,搜罗假合乱天真。
诗书与我为曲蘖,酝酿老夫成搢绅。
质非文是终难久,脱冠还作扶犁叟。
不如蜜酒无燠寒,冬不加甜夏不酸。
老夫作诗殊少味,爱此三篇如酒美。
封胡羯末已可怜,不知更有王郎子。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青蒲

    读音:qīng pú

    繁体字:青蒲

    意思:
     1.即蒲草。水生植物。嫩者可食,茎叶可供编织蒲席等物。
      ▶唐·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鸬鹚堰》诗:“乍向红莲没,复出青蒲飏。”
      ▶宋·苏轼《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

  • 青苔

    读音:qīng tái

    繁体字:青苔

    英语:lichen

    意思:苔藓。
      ▶《淮南子•泰族训》:“穷谷之污,生以青苔。”
      ▶高诱注:“青苔,水垢也。”
      ▶南朝·梁·江淹《

  • 烂蒸

    读音:làn zhēng

    繁体字:爛蒸

    意思:(烂蒸,烂蒸)
    蒸至烂熟。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二》引唐·卢言《卢氏杂说》:“郑余庆召亲朋,唿左右曰:处分厨家,烂蒸去毛,莫拗折项。诸人以谓蒸鹅鸭,良久就食,

  • 鹅鸭

    读音:é yā

    繁体字:鵝鴨

    意思:(鹅鸭,鹅鸭)

     1.鹅与鸭。皆水禽。
      ▶《西京杂记》卷四:“羊豕鹅鸭,皆道其数。”
      ▶唐·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鹅鸭宜长数,柴荆莫浪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