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负暄》 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

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

意思:不知道华屋下,绣垫包围红炉。

出自作者[宋]郭印的《负暄》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儒生习气的自嘲,描绘了寒冬中儒生在简陋茅屋中怡然自得的场景,同时也揭示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 首句“儒生习气深,寒陋浑未除”点明了诗中主角的儒生身份,以及他身上深重的习气,尽管寒酸简陋,却难以改变。第二句“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描绘了主角在寒冷的早晨,依靠茅屋的温暖而感到舒适。 接下来的诗句“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描绘了主角在简陋环境中怡然自得的真趣,认为这样的生活世间少有。然而,诗的最后两句“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却揭示了儒生的无知和短视,他并未看到华屋之下,绣茵围红炉的富贵生活,而是只看到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的寒冷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现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寒儒的生活场景,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同时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讽刺。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儒生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寒冷的早晨、简陋的茅屋、温暖的茅屋、华屋、红炉等场景,展现了儒生对生活的无知和短视,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诗中充满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富贵生活的讽刺,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儒生习气深,寒陋浑未除。
茅檐负晨曦,暖入四体舒。
怡然得真趣,自谓世所无。
不知华屋下,绣茵围红炉。
风霜搅乾坤,冻死盈路隅。
无计凌空去,云间留日车。

关键词解释

  • 华屋

    读音:huá wū

    繁体字:華屋

    详细释义:华美的房屋。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优孟传:『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宋?苏轼?贺新郎?乳燕飞华屋词:『乳燕飞华屋,悄无人,桐阴转午,晚凉新浴。』<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红炉

    读音:hóng lú

    繁体字:紅爐

    意思:(红炉,红炉)

     1.烧得很旺的火炉。
      ▶唐·杜甫《湖城东遇孟云卿复归刘颢宅宿宴饮散因为醉歌》:“照室红炉促曙光,萦窗素月垂文练。”
      ▶唐·鲍君徽《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