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秋日怀方员外》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意思:萍跟踪已办理东南别,风雨长又各自听。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立秋日怀方员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是一首描绘诗人病中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无奈和愁苦。 首句“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描绘了诗人病中居所的环境,白天也很少有人来打扰,室内充满了绿色的尘埃和藓苔,这是病中生活的典型场景。第二句“病中事少翻嫌健”则直接表达了病中生活的无奈,因为身体虚弱,很少有精力去做事情,即使是日常的活动也变得困难。 “醉里愁多只愿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醉酒后的愁苦,他宁愿清醒,也不愿沉醉于愁苦之中。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痛苦和无奈。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病中生活中的一些细节,如閤铃的误响和偶翻书卷时掉落的秋萤,这些细节都暗示了诗人病中生活的孤独和无聊。 最后,“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的决心,他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准备踏上新的旅程。风雨中的离别,各自听任命运的安排,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病中生活的痛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的无助和孤独。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几日西清昼掩屏,绿尘幽藓遍闲厅。
病中事少翻嫌健,醉里愁多只愿醒。
误响閤铃飞夜鹊,偶摊书卷落秋萤。
萍踪已办东南别,风雨长更各自听。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萍踪

    读音:píng zōng

    繁体字:萍蹤

    英语:track of a wanderer

    意思:(萍踪,萍踪)
    浮萍的踪迹。常比喻行踪飘泊无定。
      ▶元·萨都剌《秋日池上》诗:“飘风乱萍踪,

  • 东南

    读音:dōng nán

    繁体字:東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southeast

    意思:(东南,东南)

     1.介于东与南之间的方位或方向。

  • 各自

    读音:gè zì

    繁体字:各自

    短语:分级 并立 分别 个别

    英语:respective

    意思:
     1.各人自己。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客无

  • 别风

    读音:bié fēng

    繁体字:別風

    意思:(别风,别风)

     1.汉宫阙名。
      ▶《文选•班固<西都赋>》:“内则别风之嶕峣,眇丽巧而耸擢。”
      ▶李善注:“《三辅故事》曰:‘建章宫东有折风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