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浪淘沙·无谓两眉攒》 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意思:一天晚上不知道春天走了路,一个带栏杆。

出自作者[宋]刘辰翁的《浪淘沙·无谓两眉攒》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首句“无谓两眉攒。风雨春寒。池塘小小水漫漫。”描绘了风雨春寒中的池塘景象,小小的池塘水漫漫,给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凄凉。而“无谓”二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景象的无奈和无力改变的心情。 “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何许牡丹残。”这两句描绘了春天即将过去,柳花尚未飘舞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临安(今杭州)的思念之情。作者因为柳花尚未飘舞而感到遗憾,同时也因为错过了临安的美好时光而感到惋惜。 “客倚屏看。小楼面面是春山。”这两句描绘了客居他乡的情景,作者倚着屏风眺望远方,看到小楼上四面八方都是春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这两句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作者站在栏杆前,不知道春天的去向,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家乡和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谓两眉攒。
风雨春寒。
池塘小小水漫漫。
只为柳花无一点,忘了临安。
何许牡丹残。
客倚屏看。
小楼面面是春山。
日暮不知春去路,一带阑干。
作者介绍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

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关键词解释

  • 阑干

    读音:lán gān

    繁体字:闌乾

    英语:across; crisscross

    意思:(阑干,阑干)

     1.横斜貌。
      ▶三国·魏·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

  • 去路

    读音:qù lù

    繁体字:去路

    短语:丝绸之路 支路 斜路 熟路 老路

    英语:outlet

    意思:
     1.前进的道路;去某处的道路。
      ▶唐·项斯《汉南

  • 一带

    读音:yí dài

    繁体字:一帶

    英语:region

    意思:(一带,一带)

     1.一条带子。常用以形容东西或景物像一条带子。
      ▶唐·冷朝阳《登灵善寺塔》诗:“华岳三峰小,黄河

  • 日暮

    读音:rì mù

    繁体字:日暮

    英语:eventide

    意思:傍晚;天色晚。
      ▶《六韬•少众》:“我无深草,又无隘路,敌人已至,不适日暮。”
      ▶唐·杜牧《金谷园》诗:“日暮东风怨啼

  • 不知

    读音:拼音:bù zhī 五笔:gitd

    不知的解释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词语分解

    • 不的解释 不 ù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
  • 读音:gān

    繁体字:

    短语:阳 男 男性 搞

    英语:shield

    意思:1.干什么。

    近义词: 树干、干渴、树身、主干、口干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