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陈户曹之官襄阳二首》 且喜岘山碑有跋,不愁江表传无名。

且喜岘山碑有跋,不愁江表传无名。

意思:而且喜欢岘山碑有跋,不愁江南传无名。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送陈户曹之官襄阳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一种对战争的悲壮和远离战场的恬淡情怀。 首联“幕府秋风事日生,参军匹马去兼程。”描绘了战争的紧迫和战士们急切的心情。幕府象征着军事指挥中心,秋风则暗示了战事的紧张。参军是跟随将军出征的士兵,他骑马奔赴战场,行程紧迫。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紧迫和战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 颔联“起为楚舞何其壮,吟退胡兵在此行。”楚舞象征着悲壮的战争场面,胡兵则代表了外来的侵略者。这两句诗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无畏,为了国家、民族和正义而战,他们用生命和勇气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战歌。 颈联“且喜岘山碑有跋,不愁江表传无名。”岘山碑是关于民族英雄事迹的碑文,而江表则代表了远离战场的和平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远离战场的地方,对战争英雄的敬仰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尾联“老儒那复封侯梦,止愿躬耕看太平。”诗人以“老儒”自喻,表达了自己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希望过上宁静淡泊的生活,亲自耕种田地,欣赏天下太平的景象。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以战争为主题,通过描绘战争的紧迫、战士们的英勇、对战争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幕府秋风事日生,参军匹马去兼程。
起为楚舞何其壮,吟退胡兵在此行。
且喜岘山碑有跋,不愁江表传无名。
老儒那复封侯梦,止愿躬耕看太平。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无名

    读音:wú míng

    繁体字:無名

    短语:前所未闻

    英语:nameless

    意思:(无名,无名)

     1.没有名声,声名不显于世。
      ▶《国语•晋语一》

  • 且喜

    读音:qiě xǐ

    繁体字:且喜

    意思:犹言可喜、幸喜。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摺:“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说今夜晚间约定在玉清庵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

  • 岘山

    读音:xiàn shān

    繁体字:峴山

    意思:(岘山,岘山)

     1.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又名岘首山。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
      ▶西晋·羊祜镇襄阳时,常登此山,置酒吟咏。
      ▶《晋书•羊祜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