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野色》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意思:
肯随芳草歇,怀疑逐远帆来。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野色》
全文创作背景
**《野色》是宋朝诗人范仲淹在陕西经略副使任上所作**。当时,他被朝廷派往西北前线,镇守边塞。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边疆观察到的壮丽自然景色,通过野外的苍茫色调,表达了他豪迈的情感。 以上仅是简要介绍,如果需要更多关于《野色》的创作背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查阅相关文献。
相关句子
芳草复芳草,断肠还断肠。
-- 出自《池州春送前进士蒯希逸》作者:[唐]杜牧
芳草又芳草,故人杨子家。
-- 出自《旧居》作者:[唐]韦庄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 出自《芳草复芳草》作者:[宋]赵汝淳
芳草复芳草,青似青松树。
-- 出自《咏草》作者:[宋]苏泂
芳草复芳草,有人孤倚楼。
-- 出自《芳草复芳草》作者:[宋]张良臣
肯随世、漫浮沉。
-- 出自《望月婆罗门引 叔经宣慰寿 强村丛书用善本书》作者:[元]萧?
肯随三傅后,是非互倾覆。
-- 出自《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作者:[明]宋濂
功名期自奋,趋向肯随进。
-- 出自《韩知合挽诗》作者:[宋]虞俦
肯随流水去,赖有岁寒节。
-- 出自《翠竹》作者:[宋]胡仲弓
但看青青节,肯随黄叶残。
-- 出自《云溪杂咏》作者:[宋]郭印
裴郎老矣,云英那肯随去。
-- 出自《念奴娇 洛阳耆英会二首》作者:[宋]陆文圭
离心寄明月,相逐远悠悠。
-- 出自《南州有赠》作者:[明]苏正
戏蝶栖轻蕊,游蜂逐远香。
-- 出自《海棠》作者:[宋]宋真宗
月依孤垒没,烧逐远荒分。
-- 出自《塞上作》作者:[宋]唐异
火随余烬灭,气逐远烟浮。
-- 出自《焚裘》作者:[宋]无名氏
尘随幽巷静,啸逐远风清。
-- 出自《赋得落落穷巷士诗》作者:[南北朝]张正见
海面帆来日本东。
-- 出自《见远亭》作者:[宋]魏某
帆来帆去,天际双阙。
-- 出自《忆秦娥 用太白韵》作者:[宋]李之仪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 出自《浦子口作寄吴隐君梦旸》作者:[明]吴兆
千帆万帆来,尽过门前去。
-- 出自《襄阳曲》作者:[唐]子兰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出自《赋得暮雨送李曹》作者:[唐]韦应物
诗句原文
非烟亦非雾,羃羃映楼台。
白鸟忽点破,夕阳还照开。
肯随芳草歇,疑逐远帆来。
谁谓山公意,登高醉始回。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芳草
读音:
fāng cǎo
繁体字:
芳草
英语:
fragrant grass
意思:
1.香草。
▶汉·班固《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后蜀·
芳草详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