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友人归夷门》 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意思: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可怜烈士名字。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送友人归夷门》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以自己与友人相交两年,感情深厚,但最终分别的情景,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对友人的鼓励。 首联“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归即有情”,作者以自己在大梁城流落两年,每次送别友人归去都感到伤情,开篇即表达了离别的伤感。 颔联“别路算来成底事,旧游言著似前生”,作者反思与友人分别的路途往事,感觉像是前生注定的一样,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伤感。 颈联“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作者看到曾经的朋友聚会之地已经荒芜,而友人的名字却永远留在心中,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赞美。 尾联“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作者鼓励友人,男儿的命运应该是坚定的,不必为离别而感到惆怅。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鼓励和祝福。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年流落大梁城,每送君归即有情。
别路算来成底事,旧游言著似前生。
苑荒懒认词人会,门在空怜烈士名。
至竟男儿分应定,不须惆怅谷中莺。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词人

    读音:cí rén

    繁体字:詞人

    英语:composer of ci poetry

    意思:(词人,词人)

     1.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 烈士

    读音:liè shì

    繁体字:烈士

    短语:雄鹰 豪杰 好汉 英豪 枭雄 英雄

    英语:martyr

    意思:
     1.有节气有壮志的人。
      ▶《韩非子•诡使

  • 会门

    读音:huì mén

    繁体字:會門

    英语:secret societies

    意思:(会门,会门)

     1.主要门径。
      ▶《西游记》第十九回:“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