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偶题四首》 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

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

意思:老伤春一个老人,参与愁寒食过春中。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春日偶题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下帘数点黄昏雨,一霎轻寒青杏风》是一首描绘春天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对即将到来的寒食节的忧虑。 首句“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描绘了一个白发苍苍的春天,一个老翁在春天的暮年,他感到伤感,因为他知道寒食节即将过去。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清明节前一日或二日,在这一天人们禁烟火,只吃冷食,以纪念逝去的亲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对逝去时间的无奈。 “下帘数点黄昏雨,一霎轻寒青杏风。”描绘了暮春黄昏的景象,雨点落下,带来一丝轻寒。青杏的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但同时也预示着夏天的即将来临。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依依不舍和对即将到来的夏天的期待。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老翁在春天的暮年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深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对逝去的时光和即将到来的季节变换的无奈和接受。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环境的描绘,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同时,诗中的意象如“白首”、“寒食”、“黄昏雨”、“青杏风”等,都具有象征意义和暗示性,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首伤春一老翁,预愁寒食过春中。
下帘数点黄昏雨,一霎轻寒青杏风。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白首

    读音:bái shǒu

    繁体字:白首

    英语:whitehaired

    意思:
     1.犹白髮。表示年老。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论》:“范雎、蔡泽世所谓一切辩士,然游说诸侯至白首无所遇者,

  • 老翁

    读音:lǎo wēng

    繁体字:老翁

    英语:whitebeard

    意思:
     1.年老的男子。含尊重意。
      ▶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
      ▶唐·李颀

  • 伤春

    读音:shāng chūn

    繁体字:傷春

    意思:(伤春,伤春)

     1.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
      ▶唐·司空曙《送郑明府贬岭南》诗:“青枫江色晚,楚客独伤春。”
      ▶唐·朱绛《春女怨》诗:“欲

  • 一老

    引用解释

    1.指年高德劭之人。《诗·小雅·十月之交》:“不憖遗一老,俾守我王。”《左传·哀公十六年》:“ 孔子 卒,公誄之曰:‘旻天不弔,不憖遗一老。’”

    2.泛称老者。 唐 王维 《酬诸公见过》诗:“仰厠羣贤,皤然一老。” 宋 陈师道 《还里》诗:“向来千里聚,一老尚徜徉。”

    3.指元老。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

  • 春中

    读音:chūn zhōng

    繁体字:春中

    意思:仲春,农历二月。
      ▶《宋书•沈攸之传》:“卿春中求伐彭城,吾恐军士疲劳,且去冬奔散,人心未宜复用,不许卿所启,今便不肯为我行耶。”
      ▶《北史•源贺传》:“每岁秋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