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意思:取舍由当时姑袖手,难道就没有真正的快乐在濠梁。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隐者陈无隅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这首诗的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社会的些微不满。 首联“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描绘了一个山光寂静,只有客人来访的场景。这里“柴门”象征着诗人隐居的生活,“山光”则象征着自然的美景。而“客至供糜”则表达了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这里的“二方”暗示着诗人对待客人有两种方式,一方面是物质上的招待,另一方面则是精神上的交流和分享。 颔联“谁存唐衢归魏阙”,借用历史人物唐衢和魏阙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些微不满。唐衢是唐代诗人,为人正直,但怀才不遇,常寄诗表意,然传世极少。这里诗人用“唐衢归魏阙”来比喻那些有志向的人渴望回到朝廷,为国家效力。然而,现实却是“谁存”,即没有这样的机会。因此,诗人对这种社会现象表示了不满。 颈联“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描绘了诗人在藕塘、竹院消闲的场景。这里“幽壑”象征着深远的意境,“宝坊”则象征着佛门圣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这里“用舍由时”表示随遇而安,“真乐”则表示真正的快乐。诗人认为,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应该随遇而安,不必过于执着;同时,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享受,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宁静的精神状态和对现实社会的些微不满,同时也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在面对人生的起伏变化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满足,追求真正的快乐。这种态度和价值观对于现代人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柴门寂寂闭山光,客至供糜有二方。
谁存唐衢归魏阙,肯令五适老阌乡。
藕塘待晚对幽壑,竹院消闲近宝坊。
用舍由时姑袖手,岂无真乐在濠梁。

关键词解释

  • 袖手

    读音:xiù shǒu

    繁体字:袖手

    英语:to take a do-nothing attitude

    意思:
     1.藏手于袖。表示闲逸的神态。
      ▶唐·韩愈《石鼎联句》序:“道士哑然笑

  • 用舍

    读音:yòng shè

    繁体字:用捨

    意思:(参见用捨)

     1.取捨。
      ▶《晋书•范弘之传》:“比干处三仁之中,箕子为名贤之首,后人用捨,参差不同。”
      ▶《旧唐书•颜真卿传》:“真卿请皇帝先谒

  • 濠梁

    读音:háo liáng

    繁体字:濠梁

    意思:犹濠上。梁,桥梁。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二》:“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可谓濠梁之性,物我无违矣。”
      ▶明·刘基《题仲山和尚<群鱼图>》诗:“濠梁之乐谁能写?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