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遂之越》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意思:露水沾湿湖草晚,月亮照海山秋季。

出自作者[唐]郎士元的《送李遂之越》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以其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东越(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泛称)风景画。 首两句“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直接点明诗人初到东越时的兴奋和期待,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面临的种种风波和冒险。“未习”二字,透露出诗人的紧张和兴奋,同时也为后面的描绘提供了主线和背景。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两句,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越傍晚时分的景象。湖边的草被露水打湿,时间已晚,一轮明月升起,照亮了海边的山峦。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东越的自然风光,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宁静、悠然。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了市集和河流。“梅市门何处”一句,可能是在询问梅市这个地方的位置,也可能是在寻找过去的记忆。“兰亭水向流”一句,则描绘了流淌的河水与兰亭(可能是个地名)的关联,进一步展现了东越的美丽风景和诗人的悠闲心情。 最后两句“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中,“西兴待潮信”暗示了诗人将在西兴等待潮水的到来,准备继续他的旅程。“落日满孤舟”则描绘了夕阳下孤独的小舟的景象,给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感觉。这两句诗既描绘了东越的风景,也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诗人的初游经历为线索,通过描绘东越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展现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气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决心和期待,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活力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未习风波事,初为东越游。
露沾湖草晚,月照海山秋。
梅市门何处,兰亭水向流。
西兴待潮信,落日满孤舟。
作者介绍
郎士元(生卒年不详,一说727年—780年?),字君胄,唐代诗人,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关键词解释

  • 晚月

    读音:wǎn yuè

    繁体字:晚月

    意思:夜月。
      ▶唐·沈佺期《七夕曝衣篇》:“朝霞散彩羞衣架,晚月分光劣镜臺。”

    造句:白日对酒放歌,夜晚月满人圆。连带今晚月光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