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百里大夫冢》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意思:旅客抱着忧虑方面,何况又想起古人。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过百里大夫冢》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是一首对古人品质的赞美和对现实世风的批判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位行客怀揣着忧虑的心情,思考着古人,感叹着世事变迁。诗中表达了对那些已经逝去的古人的怀念,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的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 首联“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诗人以行客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沉重的心情。在这种背景下,他更愿意去思考古人,去怀念那些已经逝去的英雄和贤人。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 颔联“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诗人表达了对古人逝去后留下的痕迹的感慨。古人的墓碑已经化为尘土,曾经的辉煌也已不再,只有石麒麟还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逝去的哀思和对历史的感慨。 颈联“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诗人通过描述一块断碑上的文字,表达了对古人功业的敬仰和感叹。这一句也暗示了现实中的功利和浮躁的社会风气,与古人的品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尾联“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遇到像孟子一样的人,能够欣赏古人的品质,不愧于微子这样的古人的灵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人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古人的赞美和对现实世风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通过对古人的描述,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和批判,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客抱忧端,况复思古人。
何年一丘土,不见石麒麟。
断碑略可读,大夫身霸秦。
虞公纳垂棘,将军西问津。
安知五羊皮,自粥千金身。
末俗工媒蘖,浮言妒道真。
幸逢孟轲赏,不愧微子魂。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古人

    读音:gǔ rén

    繁体字:古人

    短语:猿人 原始人 原人

    英语:(n)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

    意思:
     1.古时的人。
      ▶

  • 行客

    读音:xíng kè

    繁体字:行客

    意思:
     1.行旅;客居。
      ▶汉·刘向《列女传•阿谷处女》:“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于野鄙。”
      ▶《后汉书•儒林传下•服虔》:“举孝廉,稍迁,中平末,拜九江

  • 复思

    读音:fù sī

    繁体字:復思

    意思:(复思,复思)

     1.亦作“复罳”。即罘罳。门外之屏。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谷水》:“今阊阖门外夹建巨阙以应天宿,虽不如礼,犹象而魏之,上加复思以易观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