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商守雪残登楼》 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

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

意思:如果不是太守金兰。,谁肯全心重不才。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和商守雪残登楼》

全文赏析

这首诗《残雪已消冰已开》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春色降临的喜悦和对生活的期待。 首联“残雪已消冰已开,风光渐觉拥楼台”,诗人以冰雪的消融开始融化,描绘出春天的到来。风光渐渐显现,楼台也因为春色的拥簇而显得生机勃勃。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景象开始,为读者展现出一幅春天的画卷。 颔联“旅人未遂日边去,春色又从天上来”,诗人以旅人自比,表达了未能如愿以偿地前往日边,而春色却从天而降的无奈和欣喜。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既表达了未能如愿的遗憾,又描绘了春色降临的惊喜。 颈联“况是樽中常有酒,岂堪岭上却无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诗人以常有酒的酒樽为喻,表达了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有酒相伴的乐观态度。然而,面对岭上无梅的遗憾,诗人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尾联“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达了自己无人赏识的孤独和无奈,但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只有与太守建立了金兰契(即友情)的人才会真正理解和重视自己。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和对知音的渴望。诗中既有无奈和哀愁,又有乐观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残雪已消冰已开,风光渐觉拥楼台。
旅人未遂日边去,春色又从天上来。
况是樽中常有酒,岂堪岭上却无梅。
若非太守金兰契,谁肯倾心重不才。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金兰

    读音:jīn lán

    繁体字:金蘭

    英语:sworn brothers and sisters

    意思:(金兰,金兰)

     1.指契合的友情;深交。语出《易•繫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不才

    读音:bù cái

    繁体字:不才

    英语:without capability; unable; incapable

    意思:
     1.没有才能。
      ▶《左传•文公七年》:“此子也才,吾受子之

  • 若非

    读音:ruò fēi

    繁体字:若非

    英语:but that

    意思:如果不是;要不是。
      ▶《后汉书•卓茂传》:“若非公马,幸至丞相府归我。”
      ▶唐·李白《清平调词》之一:“若非群玉山

  • 心重

    读音:xīn zhòng

    繁体字:心重

    意思:
     1.犹心切。
      ▶《西游记》第二七回:“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已,遂行。”
     
     2.谓思虑过多。
      ▶《红楼梦》第七八回:“那孩子心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