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意思:怜君背米走了,可惜这落花时。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送王四十五归东都》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思念。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残酷,以及朋友离别时的悲伤和不舍。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同情和关怀。 首联“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诗人以战争的残酷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筵席上的悲伤情景。这里,“海内兵方起”暗示了战乱的时代背景,使得离别更加沉重。“离筵泪易垂”则直接描绘了离别时的泪水,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颔联“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怀。这里,“怜君负米去”描绘了朋友为了生活而离开家乡,去寻找生活的出路,这种艰辛和不易令人怜惜。“惜此落花时”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无奈和不舍。 颈联“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这里,“想来信”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关心,希望通过书信来了解友人的生活状况。“相宽指后期”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希望友人能够放宽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忧。 尾联“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诗人以手中柳枝为喻,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关怀。这里,“此是向南枝”暗示了友人将要前往南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同时,柳枝向阳而生,寓意着希望和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时代背景下离别的不舍和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祝福。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内兵方起,离筵泪易垂。
怜君负米去,惜此落花时。
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殷勤手中柳,此是向南枝。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负米

    读音:fù mǐ

    繁体字:負米

    意思:(负米,负米)
    谓外出求取俸禄钱财等以孝养父母。
      ▶《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昔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实,为亲负

  • 花时

    引用解释

    1.百花盛开的时节。常指春日。 唐 杜甫 《遣遇》诗:“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緼袍。” 宋 王安石 《初夏即事》诗:“晴日暖风生麦气,緑阴幽草胜花时。” 明 袁宏道 《除夕观诸公饮》诗:“角杯穷酒事,分帖记花时。”

    2.开花的时期。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娑罗树》:“观诸书所载娑罗树,不独此山有之,然其生特异凡木,树数百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