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袁相公二首》 为问翟公门下士,死生谁个见情真?

为问翟公门下士,死生谁个见情真?

意思:当问他学生,生死谁个见情真?

出自作者[明]王稚登的《哭袁相公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悲感,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进行了深刻的描绘。 首句“鹤飞蝉蜕总成尘,欲报明珠未得伸”,以鹤和蝉的蜕变和化为尘土,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而“明珠”在此象征着那些未被发掘的才华和未得到伸展的理想。诗人感到自己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才华,却无法实现,表达出一种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山上杜鹃花是鸟,墓前翁仲石为人”,进一步深化了人生无常的主题。诗人以杜鹃花代替曾经在山上飞翔的鸟,以翁仲石代替墓前的石像,再次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黄肠诏出东园赐,白骨家余南巷贫”,这两句诗描绘了权力的无常和人世的冷暖。黄肠诏是皇帝赐给有功之臣的一种厚葬之物,但最终也化为尘土;南巷中的白骨之家,却依然贫穷。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 最后,“为问翟公门下士,死生谁个见情真?”翟公曾是汉代的丞相,他门下的士人曾得到他的恩惠,但后来他被罢官在家,那些士人却纷纷离去。诗人以此为喻,询问那些曾经得到权贵恩惠的人,在生死面前,谁能够真正保持自己的本心?这一问,既是对现实的批判,也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深沉的悲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权力无常的深深哀叹。诗人通过对自然、历史和人世的描绘,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人生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公正、公平和真情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鹤飞蝉蜕总成尘,欲报明珠未得伸。
山上杜鹃花是鸟,墓前翁仲石为人。
黄肠诏出东园赐,白骨家余南巷贫。
为问翟公门下士,死生谁个见情真?
作者介绍
王稚登是明朝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清新自然,富有情感色彩,被誉为“江南诗派”代表之一。同时,他还是一位文化人、教育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以下是对王稚登的评价:
诗歌天才:王稚登的诗歌作品给人以自由、清新、自然的感觉,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诗歌风格自由奔放,常常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表现出了强烈的情感和生命力。
教育家:王稚登也是一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他主张崇尚天人合一的教育,认为不仅要注重智慧的培养,还要重视心灵的培养。他在教育理念方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王稚登在文学、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他的成就不仅体现了个人天赋的优异,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热爱。王稚登是一位文化自信、文化自觉的知名人物,他在承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公门

    读音:gōng mén

    繁体字:公門

    意思:(公门,公门)

     1.古称国君之外门为“公门”。
      ▶《礼记•曲礼上》:“国君下齐牛,式宗庙,大夫士下公门,式路马,乘路马,必朝服。”
      ▶《谷梁传•庄

  • 谁个

    引用解释

    哪一个人。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但得卷舒双翮健,教人谁个不相逢。”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五:“谁个能够说这样的社会不好呢?”

    读音:shuí gè

  • 下士

    读音:xià shì

    繁体字:下士

    短语:中士

    英语:cpl.

    意思:I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
       ▶秦以后亦沿用

  • 门下

    解释

    门下 ménxià

    (1) [a hanger-on of an aristocrat]∶门客

    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2) 又如:门下有毛遂。门下二十人

    <
  • 情真

    引用解释

    1.真实的情感;真诚。 清 洪昇 《长生殿·尸解》:“玉敕降天庭,鸞鹤飞前后,只为有情真,召取还 蓬 岫。” 沙汀 《淘金记》十一:“‘我也不过顺便说说,’寡妇紧接着说,情真地赔着小心。”

    2.事实。《红楼梦》第六一回:“我説了罢:伤体面,偷东西,原是 赵姨奶奶 央及我再三,我拿了些给 环哥儿 是情真。” 梁斌 《红旗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