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陇头水二首》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意思:旅魂乱声搅拌,没有梦到咸阳。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陇头水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陇头水为题材,描绘了水流的声音、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首段,“陇头水欲绝,陇水不堪闻。”诗人以“欲绝”和“不堪闻”来形容陇头的水声,表达了水流声音的悲切和令人不忍听闻的程度。接着,“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描绘了水流在军营周围的景象,水波摇曳在壁垒之间,声音在军帐中回荡,进一步强化了悲凉的气氛。 “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这两句诗描绘了水的颜色和来源,水是白色的,如同盐海积累而成,又如同带状的绿柳分割开来。盐海和柳城都是极富象征意义的意象,暗示了战争和生活的艰辛。而“绿带柳城分”则描绘出水的形态,如同一条绿色的带子,带出了生机和希望。 “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这两句诗描绘了太阳落山时,征人望向远方,水流蜿蜒曲折地流入塞外云端的景象。这既表现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也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水流对人的情感的影响,水流的声音幽咽,如同人的哀伤和痛苦,让人无法忍受。同时,“断君肠”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生活的无奈和哀伤。 最后,“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这两句诗描绘了水流的方向,它向西流去,流经荒漠之地,向东流去则流入了故乡。这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也表现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水为主题,通过描绘水流的声音、景象和情感,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诗人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情感和景色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战争和生活的深刻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的生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陇头水欲绝,陇水不堪闻。
碎影摇枪垒,寒声咽幔军。
素从盐海积,绿带柳城分。
日落天边望,逶迤入塞云。
秦陇逼氐羌,征人去未央。
如何幽咽水,并欲断君肠。
西注悲穷漠,东分忆故乡。
旅魂声搅乱,无梦到咸阳。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咸阳

    读音:xián yáng

    繁体字:鹹陽

    英语:Xianyang

    意思:(咸阳,咸阳)
    指秦桧。
      ▶《战国策•秦策四》载,齐、韩、魏攻秦,昭王割三城以求和,且曰:“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

  • 搅乱

    读音:jiǎo luàn

    繁体字:攪亂

    短语:烦扰 捣乱 扰乱 惊动 搅 搅和 打扰 干扰 侵扰 搅扰 打搅

    英语:to confuse

    意思:(搅乱,搅乱)

  • 旅魂

    读音:lǚ hún

    繁体字:旅魂

    意思:
     1.犹旅情。
      ▶唐·杜甫《夜》诗:“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
      ▶唐·戴叔伦《柳花歌送客往桂阳》诗:“定知别后消散尽,却忆今朝伤旅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