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
意思:黄花烦恼陶令,搔道赋归来吧。
出自作者[宋]孔武仲的《晚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联“吏退公门静,萧然似宴居”,描绘了作者在清静的公堂之后,过上了闲适的隐居生活,这种生活如同在宴会上一样自在。这里的“吏退”表示作者已经完成了公务,有了闲暇的时间,“公门静”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清静的环境。而“萧然”一词,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颔联“秋声来簟枕,晚色被庭除”,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宁静的秋日生活。秋天的声音(“秋声”)透过簟枕(竹席和枕头,代指卧具)传入耳中,傍晚的景色(“晚色”被描述为覆盖了整个庭院)映入眼帘。这里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状态。
颈联“仄径窥栖鸟,荒池听跃鱼”,描绘了作者在幽静的小路上观察栖息的鸟儿,在荒废的池塘边倾听跃鱼。这一联通过生动的细节,进一步展示了作者生活的宁静和自然。
尾联“黄花恼陶令,搔道赋归欤”,作者以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曾为彭泽县令,后隐居)的菊花(黄花)为喻,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陶渊明是古代著名的隐士诗人,他的辞官归隐、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备受后人敬仰。作者在这里以陶渊明自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清静环境中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