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乐音;音乐。《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2.泛指声音。《列子·杨朱》:“夫耳之
读音:guǎng yuè
繁体字:廣樂
意思:(广乐,广乐) 1.阐发音乐的义薀。 ▶《礼记•乐记》:“是故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广乐以成其教。” ▶孔颖达疏:“宽广乐之义理,以成就其政教之事也
读音:chén yīng
繁体字:塵纓
意思:(尘缨,尘缨)比喻尘俗之事。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注:“尘缨,世事也。” ▶唐·白居
读音:yuè yīn
繁体字:樂音
英语:tone
意思:(乐音,乐音) 1.音乐。 ▶《史记•乐书论》:“不可须臾离乐,须臾离乐则姦邪之行穷内。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