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 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

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

意思:桐庐道次七里濑,洪泽湖间五老峰。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西湖泛舟入灵隐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内心感受的诗。首先,整体而言,诗歌通过运用丰富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美丽而宁静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敬仰和欣赏。 具体来说,首联“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描绘了水天相接,融为一体的美景,淡浟溶的水天一色,让人感受到宁静广阔。而隔水青山重重叠叠,又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和深度。“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这两句则进一步细化了景色,白色的鸟儿背对着人飞向远方,让人感觉秋天的宁静和寂寥。苍茫的烟雾与树木交融,随着夜幕降临,愈发浓厚,给人一种深沉的感觉。 在颈联中,诗人提到了“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这是他在行船旅途中经过的地方,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感受是在不断变化的。 尾联“辍棹迟回比未得,上方精舍动疏钟。”这里,诗人停下划桨,迟疑徘徊,无法比较哪里更美。上方的精舍传来稀疏的钟声,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天色已晚,诗人该结束他的欣赏,继续前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风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欣赏,以及他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天相映淡浟溶,隔水青山无数重。
白鸟背人秋自远,苍烟和树晚来浓。
桐庐道次七里濑,彭蠡湖间五老峰。
辍棹迟回比未得,上方精舍动疏钟。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五老峰

    引用解释

    江西省 庐山 东南部名峰。五峰形如五老人并肩耸立,故称。峰下 九迭屏 为 李白 读书处;东南有白鹿洞书院遗址,为 朱熹 讲学处。 唐 李白 《登庐山五老峰》诗:“ 庐山 东南 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庐山日记》:“遍歷 五老峰 ,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 清 赵翼 《新春小集》诗:“一笑 五老峰 ,

  • 道次

    读音:dào cì

    繁体字:道次

    英语:gate

    意思:
     1.途中。
      ▶《后汉书•皇后纪下•安思阎皇后》:“今晏驾道次,济阴王在内,邂逅公卿立之,还为大害。”
      ▶金·王若

  • 蠡湖

    读音:lí hú

    繁体字:蠡湖

    意思:湖名。在江苏省·无锡市东南。相传春秋·越·范蠡伐吴时开造。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蠡湖,县东南五十里,与长洲县分界,相传范蠡所开,一名蠡渎,一名漕湖,东西长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