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前三篇》 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意思:想做宣城十天喝,留连梦得像敦诗。

出自作者[宋]苏颂的《和前三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山公偏爱习家池》,作者通过描绘习家池的美景,表达了对山简、国侨等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阮籍、白居易等人的向往之意。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联“山公偏爱习家池,每出游时醉不知。”诗人以山公为引子,引出对习家池的喜爱。山公指的是晋代镇西府的参军山简,他喜欢在习家池畅饮,常常醉得不省人事。这里诗人借山公来表达自己对习家池的喜爱之情,同时也通过山公的醉态,描绘出习家池的美景令人陶醉。 颔联“既是国侨如旧识,何须阮籍乃吾师。”诗人对国侨和阮籍的评价极高,认为他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国侨指的是西晋时的郑冲,他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敬重。诗人将国侨比作旧识故人,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而阮籍则是魏晋名士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放浪形骸,不拘小节,但内心却充满了痛苦和无奈。诗人认为阮籍的某些行为和习家池的美景有些相似之处,因此将他视为自己的老师。 颈联“亭边菡萏铺新锦,水际闾阎近布棋。”诗人通过描绘习家池中的荷花和周围的民居,进一步展现出习家池的美景。荷花盛开,如同铺上了一层新锦,而周围的民居则像是在水边布下的棋子,与荷花相映成趣。这样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诗人也因此想要在习家池中畅饮十天,留连忘返。 尾联“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诗人表示自己想要在宣城也建造一个像习家池一样美丽的园林,畅饮十天,像白居易一样留下美好的回忆。敦诗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他曾在宣城建造了庐山别墅,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白居易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留连于山水之间的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习家池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公偏爱习家池,每出游时醉不知。
既是国侨如旧识,何须阮籍乃吾师。
亭边菡萏铺新锦,水际闾阎近布棋。
欲作宣城十日饮,留连梦得似敦诗。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容,号铁冠道人,是中国宋代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等多才多艺的人物。他出生于河南汝州一个官宦家庭,早年曾任过徐州知州和江宁府推官等职,后来历任礼部侍郎、太常卿等职。苏颂在政治上倡导开疆拓土,发展经济,加强刑法,提出“三务”(即钦定土地、推行新法和整顿军备)和“三策”(即皇帝当巡视全国,如有壅蔽者一律除掉;设立中书省,以督促各地政务;推行渔业、农业和水利事业),为宋代政治改革作出了积极贡献。

苏颂在科学和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他是中国古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主张以天圆地方为宇宙观,提出了“太虚实落说”和“青阳三策论”等理论,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赤道仪和水银温度计,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和地球科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此外,苏颂还是一位知名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的散文以议论和叙事为主,风格清新脱俗,充满诗意;他的书法和画作也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代表作有《铁冠图》等。

关键词解释

  • 留连

    读音:liú lián

    繁体字:留連

    英语:linger

    意思:(留连,留连)
    亦作“留联”。
     
     1.犹滞留,滞积。
      ▶《素问•生气通天论》:“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得似

    读音:de sì

    繁体字:得似

    意思:怎似;何如。
      ▶五代·齐己《寄湘幕王重书记》诗:“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宋·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词:“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明·刘基《四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