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胡检阅》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意思:已经把三长修信史,应该没有一千斛到清居。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送胡检阅》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赞赏和敬仰的情感,描述了一个才华横溢且饱学之士的形象。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尘鞅纷纷走畏途,眼中得见古璠玙。”描绘了世俗繁忙与纷扰的场景,而“眼中得见古璠玙”则表达了诗人在此纷扰世界中,发现了如璠玙般珍贵的人才。 颔联“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虽癯却饱书。”,诗人表示,尽管这个人看上去可能有些瘦弱(骨相虽癯),但他却满腹经纶(饱书),对名利看得比较淡,更重视知音、知己。 颈联“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这里诗人进一步赞美了这位人才的学识和品质,他已经具备了修写信史的三长(才、学、识),而且他的清廉之居应该没有千斛之禄。 尾联“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诗人以极高的评价赞扬此人的文章才华无人能比,预测他未来将会如凤凰般展翅高飞,位列高官。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个才德兼备之士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知识的尊重和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尘鞅纷纷走畏途,眼中得见古璠玙。
利名抑末有知己,骨相虽癯却饱书。
已把三长修信史,应无千斛到清居。
文章到地此为最,凤阁鸾台次第除。

关键词解释

  • 信史

    读音:xìn shǐ

    繁体字:信史

    短语:野史 通史 编年史

    英语:trustworthy historical record

    意思:纪事真实可信、无所讳饰的史籍。

  • 三长

    读音:sān cháng

    繁体字:三長

    意思:(三长,三长)
    I

     1.三种长处。
       ▶《旧唐书•刘子玄传》:“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
       ▶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