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前宜春理徐茂吴》 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

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

意思:谁知道锦组文献赋,题书直道珍珠满碗。

出自作者[明]汤显祖的《送前宜春理徐茂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徐君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段描绘了徐君从西湖东渡江水而来的情景,秋风起,木叶落,皓露凝华,芙蓉凋零,描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景图。接着作者表达了对徐君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离别之情的深深悲痛。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回忆起与徐君在宜春、豫章等地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那些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徐君才华的赞赏,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徐君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南湖、孤亭、烟霞等美好景色的向往之情。最后一句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徐君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徐君的思念和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意,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湖徐君美如此,眇眇东来渡江水。
微飚木叶江波生,皓露芙蓉秋色死。
秋色连山客早悲,倍忆离鸿江月时。
旧郡钤阳醉烟柳,动道宜春春不宜。
豫章城西江水满,片雨疏花石兰馆。
献赋谁知锦组文,题书直道珠盈碗。
一别苍洲间白云,金台暑路忽逢君。
祗合飞冤填北海,那堪解愠出南薰。
芳皋幂辞青敔,及子风流度江左。
孤亭水树别留人,别道烟霞须着我。
我边知我若逢君,卿处相卿自有人。
无事南湖催送桨,扁舟小妇好随身。
莫嫌小妇恒随从,茗碗香垆朝夕供。
作者介绍 汤显祖简介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关键词解释

  • 直道

    引用解释

    1.古道路名。(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二百一十二年)命 蒙恬 开筑,北起 九原 (今 内蒙古 包头市 西北),南至 云阳 (今 陕西 淳化 西北),是联结 关中 平原与 河套 地区的主要通道。《史记·蒙恬列传论》:“吾适北边,自 直道 归,行观 蒙恬 所为 秦 筑 长城 亭障,堑山堙谷,通 直道 ,固轻百姓力矣。”《新民晚报》198

  • 献赋

    读音:xiàn fù

    繁体字:獻賦

    意思:(献赋,献赋)
    作赋献给皇帝,用以颂扬或讽谏。
      ▶《西京杂记》卷三:“相如将献赋,未知所为。梦一黄花翁,谓之曰:‘可为《大人赋》。’”唐·钱起《秋馆言怀》诗:“蹉跎献赋客,

  • 锦组

    读音:jǐn zǔ

    繁体字:錦組

    意思:(锦组,锦组)

     1.织花的丝带。
      ▶《穆天子传》卷三:“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
     
     2.比喻华美的文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