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

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

意思:置身于不在众人下,处处都是百尺楼。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登楼绝句和者甚多又从而用韵择其可录者录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心地清凉日日秋,怕沾尘土莫低头。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智慧的诗。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独特理解,强调了内心的清净和独立精神的重要性。 首句“心地清凉日日秋”,诗人用“清凉”来形容内心,表达出一种平静、清净的状态。这里的“日日秋”并非指实际的季节,而是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如同秋天的宁静,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 第二句“怕沾尘土莫低头”是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我坚守的强调。诗人警告人们不要低头屈从于尘世的纷扰和诱惑,要保持自己的原则和尊严,不被外界的尘埃所玷污。 第三句“置身不在众人下”表达了诗人对独立精神的追求。诗人认为,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立身之本,不应依附于他人或群体,这样才能保持自己的尊严和独立性。 最后一句“处处皆成百尺楼”则是对前两句的升华和总结。诗人认为,只要内心清净、坚守原则,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成就自己的事业和人生价值,如同在百尺高楼上俯瞰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的深刻理解,强调了内心的清净、独立精神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尊严,不被外界所干扰和诱惑,这样才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心地清凉日日秋,怕沾尘土莫低头。
置身不在众人下,处处皆成百尺楼。
作者介绍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百尺

    读音:bǎi chǐ

    繁体字:百尺

    意思:
     1.十丈。喻高、长或深。
      ▶汉·枚乘《七发》:“龙门之桐,高百尺而无枝。”
      ▶晋·左思《咏史》之二:“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文选•鲍照

  • 置身

    读音:zhì shēn

    繁体字:置身

    短语:居 在 位于 厕 坐落 座落

    英语:place oneself

    意思:存身。谓自己处于某种环境或场合。
      ▶宋·陆

  • 处处

    读音:chǔ chù

    繁体字:處處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天南地北 四野 五湖四海 四面八方 四海 四方 无处 八方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everywhere

  • 不在

    读音:bù zài

    繁体字:不在

    英语:not be in

    意思:死的婉辞。
      ▶宋·岳珂《桯史•朝士留刺》:“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
      ▶《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到了鲁宅,进门听得

  • 众人

    读音:zhòng rén

    繁体字:眾人

    短语:人们

    英语:(n) everyone

    意思:(众人,众人)

     1.商·周时代的农业生产者。
      ▶《诗•周

  • 下处

    读音:xià chǔ

    繁体字:下處

    英语:temporary lodging during a trip

    意思:(下处,下处)

     1.住所;临时歇息的地方。
      ▶宋·岳珂《宝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