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
意思:独自靠着玉阑无语、点檀唇。
出自作者[宋]秦观的《南歌子·香墨弯弯画》
全文赏析
【注释】:
此词当为词人前期作品。词中先写女子盛妆与待人的情景,再写她待人与失望的情怀。
上片工笔重彩,写女子晓妆或午妆 。“香墨弯弯画 ,燕脂淡淡匀”,虽未直说是画眉、搽脸,但可以从“画”且“弯弯 ”,和“匀”与“燕脂”中体会得出 。“画”与“ 匀 ”都运用得精当,而“弯弯”与“淡淡”叠字从音情、形色又配合恰好。由于口红只是圆圆地涂在唇上 ,故只消着一“点”字便妙。“揉蓝衫子杏黄裙”一句却不用一个动词,不仅省炼,而且还能传达一种仔细上下打量的神情。这里运用了一连串的颜色:“香墨”、“燕脂”、“揉蓝”、“杏黄”、“檀”等,将画面渲染得浓丽鲜妍 。运用动词,巧妙设色,不但显出作者绝妙文采,而且写出梳妆者的精心着意。接下来“独倚”一句使这幅美人图获得画图难足的意态。既然是“独”,却用心打扮 ,不知她“谁适为容”,可见画外分明还有一个人在。“独倚玉阑”的女子看来是在等待 ,“无语”二字意味深长,这一位盛妆的佳人仍存一线希望,虽然盛妆掩饰不住她内心的空虚。
过片好象一幅写意的暮春黄昏图景,上片已露端倪的情事,在这里处处有发展,有关合 。“人去”二字紧连上文,可见那人的确是远走了。阑外空有“流水”,流水悠悠长逝,似乎象征那人的薄幸。风扬“花飞 ”,是残春光景,又给人以美人迟暮的暗示。门儿“半掩”而不深闭,似乎为谁半开着,又恰是女子不能断念的心情的一个写照。由于心烦意乱,移情于物,群山便成“乱山”。水流,花飞,云行 ,真见得风流云散 。这几句俱有比兴意味,而末句则直赋眼前景:“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看似用笔直写,实则字字叹息 。“又是”二字道出这样的等待、这样的失望远不止是一次,怨情溢于言表。
这首词移情于景,情景惨淡 ,微怨尽在不言中。
全词写人亦写景,写景亦写人,上下连贯,意脉相通,浓墨重彩地表现了女子期待、焦虑、失望的心态。
相关句子
- 谁倚玉阑干?-- 出自《梅花 十二》作者:[元]王冕
- 醉倚玉搔头。-- 出自《菩萨蛮·拍堤绿涨桃花水》作者:[宋]张元干
- 困倚玉阑风。-- 出自《菩萨蛮·朱帘乍卷层烟起》作者:[宋]舒亶
- 倚玉枕,坠瑶钗。-- 出自《鹧鸪天·绿色吴笺覆古苔》作者:[宋]李从周
-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出自《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作者:[宋]黄庭坚
- 笑倚玉奴娇欲眠。-- 出自《一半儿》作者:[元]查德卿
- 离人无语消魂。-- 出自《转应曲·银烛》作者:[明]杨慎
- 黯无语。-- 出自《埽花游 春晚次南金韵》作者:[元]邵亨贞
- 悄无语。-- 出自《喜迁莺·留春不住》作者:[宋]何梦桂
- 翠禽无语。-- 出自《摸鱼子·买陂塘旋栽杨柳》作者:[元]马熙
- 无语。-- 出自《石州引/石州慢》作者:[宋]谢懋
- 倚栏无语。-- 出自《青玉案·邻鸡不管离怀苦》作者:[宋]黄公度
- 无语凭栏杆。-- 出自《菩萨蛮·高楼目断南来翼》作者:[宋]黄公度
- 花无语。-- 出自《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作者:[元]王庭筠
- 觉来无语。-- 出自《点绛唇 赋梅》作者:[元]张弘范
- 愁无语。-- 出自《点绛唇·独上高楼》作者:[元]张弘范
- 含情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画檐细雨偏红烛》作者:[宋]舒亶
-
独倚夕阳楼。-- 出自《菩萨蛮·杏花枝上莺声嫩》作者:[宋]陈允平
- 相思独倚楼。-- 出自《菩萨蛮·黄鸡晓唱玲珑曲》作者:[宋]方千里
- 度日阑干独倚。-- 出自《清平乐·鸳鸯翡翠》作者:[宋]刘翰
- 阑干成独倚。-- 出自《菩萨蛮·寒山横抹修眉绿》作者:[宋]李洪
- 独倚危阑久。-- 出自《卜算子慢·桃花院落》作者:[唐]钟辐
- 独倚小阑干。-- 出自《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作者:[宋]辛弃疾
- 危楼愁独倚。-- 出自《菩萨蛮·方池新涨蒲萄绿》作者:[宋]赵长卿
- 独倚最高楼。-- 出自《菩萨蛮·江山佳处留行客》作者:[宋]张孝祥
- 独倚晚楼风。-- 出自《菩萨蛮·缥缈飞来双彩凤》作者:[宋]张孝祥
-
金屋畔,玉阑边。-- 出自《阮郎归·武仙花县谒凫仙》作者:[宋]高登
- 玉阑风牡丹。-- 出自《翻翠袖/更漏子》作者:[宋]贺铸
- 珠帘外、玉阑琼甃。-- 出自《夜行船·百尺雕堂悬蜀绣》作者:[宋]葛立方
- 玉阑不语如颦。-- 出自《清平乐·轻红淡白》作者:[宋]洪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