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意思:再怀西川节度使府,您从前和鼎。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送陆侍御士佳赴上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长安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长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诗人表达了对长安的深深热爱,他喜欢在这里行走,却不愿长久停留。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清路黄尘飞,大河沧流静”两句描绘了长安的繁华景象,道路清洁,黄尘飞扬,大河清澈,水流平静。这些景象既体现了长安的繁华,也体现了诗人的冷静观察和深刻理解。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诗人回忆起在西川府的日子,主公曾经和诗,表达了对主公的敬仰之情。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向往。 “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诗人通过描绘瑶瑟的音韵和花骢的影子,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此时已难别,日又无停景。”诗人表达了对长安的深深留恋,他认为在这里的时间已经很难再分开,而且时间也在不断地流逝。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出饯阙相从,心随过前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和朋友一起前行,但是现实却不允许,所以只能心随前岭,一直向前。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的冷静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丰富和深刻,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安三千里,喜行不言永。
清路黄尘飞,大河沧流静。
更怀西川府,主公昔和鼎。
伊郁瑶瑟情,威迟花骢影。
此时已难别,日又无停景。
出饯阙相从,心随过前岭。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主公

    读音:zhǔ gōng

    繁体字:主公

    英语:Your Majesty; my lord

    意思:
     1.臣下对君主的称唿。
      ▶《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

  • 府主

    读音:fǔ zhǔ

    繁体字:府主

    意思:
     1.旧时幕职称其长官的敬词。
      ▶《晋书•孙楚传》:“楚后迁佐着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
      ▶《北齐书•王昕传

  • 和鼎

    引用解释

    1.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芳越薰椒,味超和鼎。” 石声汉 注:“盐、梅。”

    2.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魏书·任城王澄传》:“臣诚才非臺弼,智闕和鼎。” 唐 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诗:“徒参和鼎地,终谢巨川舟。”参见“ 和羹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