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呈万菴十章·参同》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意思:虀瓮里鱼淹没死,这香炷向活瞿昙。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呈万菴十章·参同》

全文赏析

这首诗《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是一首描绘诗人拜访一位居住在庐山的老道士的诗。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老道士的敬仰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 首联“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诗人表达了对老道士的敬仰之情,同时也透露出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他希望与老道士一同举香,在僧堂佛殿中一同祈祷,表达了对佛教的尊重和信仰。 颔联“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美景和宇宙的壮丽。他感叹山河大地是宇宙的一部分,万物皆有灵性,共同存在于一个宇宙之中。这种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诗人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描述了老道士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老道士的敬意和期待。他希望老道士能够长寿健康,同时也表达了对老道士能够传授智慧和经验的期待。 尾联“此香炷向活瞿昙”,再次表达了对佛教的虔诚和敬意,同时也透露出对老道士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通过祈祷能够得到老道士的智慧和经验,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的信仰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拜访老道士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佛教的敬畏和信仰。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对智慧和经验的渴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道人家在海之南,来访庐山老万庵。
露柱灯笼同请举,僧堂佛殿总和南。
山河大地自群动,蠢动含灵共一龛。
虀瓮里鱼淹未死,此香炷向活瞿昙。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香炷

    读音:xiāng zhù

    繁体字:香炷

    意思:点燃着的香。
      ▶南朝·陈·何楫《班婕妤怨》诗:“独卧销香炷,长啼费锦巾。”
      ▶唐·陆龟蒙《华阳巾》诗:“须是古坛秋霁后,静焚香炷礼寒星。”
      ▶后蜀·毛熙

  • 瞿昙

    读音:qú tán

    繁体字:瞿曇

    意思:(瞿昙,瞿昙)

     1.释迦牟尼的姓。一译乔答摩(Gautama)。亦作佛的代称。
      ▶宋·陆游《苦贫》诗:“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瞿昙问宿因。”
      ▶《辽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