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南录》 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

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

意思:自古以来我鳞或似狂,根据诛藩佑事堪伤。

出自作者[宋]曾极的《江南录》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感慨,通过对潘佑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和对暴政的批判。 首先,诗的开头“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直接引用了历史事件,表达了对潘佑等忠臣因直言进谏而被冤杀的悲痛之情。这里的“婴鳞”是古语,指触犯权贵,这里的“潘佑”是宋朝的一位忠臣,因进谏而被杀。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这一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忠臣的同情和对暴政的批判。 其次,“凭谁寄语徐常侍,不杀忠臣国未亡”这两句诗则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希望有人能向当时的徐常侍传达自己的心声,告诉他不杀忠臣的后果是未亡国。这里诗人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事件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和对忠臣的同情,表达了对暴政的批判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情感,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自古婴鳞或似狂,按诛潘佑事堪伤。
凭谁寄语徐常侍,不杀忠臣国未亡。

关键词解释

  • 自古

    读音:zì gǔ

    繁体字:自古

    英语:(since) ancient times

    意思:
     1.从古以来。
      ▶《诗•小雅•甫田》:“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自古有年。”
      ▶《论

  • 婴鳞

    读音:yīng lín

    繁体字:嬰鱗

    意思:(婴鳞,婴鳞)
    谓触及龙之喉下逆鳞。比喻人臣犯颜直谏。语本《韩非子•说难》:“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