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至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意思:现在空恋唐皇宫,过去曾登上鲁观台。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至日》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往日宫殿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首联“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描绘了作者从梦幻中惊醒,发现有人已经打开了金锁,开启了他曾经居住的宫殿。这里“钧天”指天籁之音,暗指作者过去的繁华生活;“金钥”则象征着宫殿的钥匙。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从安逸的生活中突然惊醒,意识到时光已经流逝的场景。 颔联“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五更三点”指的是深夜到黎明这段时间,而“七日一阳来”则是指七天一阳出,暗指时光的流逝。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颈联“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宫殿已经不再留恋,曾经登过的鲁观台也已不再存在。“唐宫阙”指的是唐朝的宫殿,而“鲁观台”则可能是作者曾经游玩过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描绘了作者在回忆过去的生活,虽然已经年老,但仍然坚持读书。“添线晷”指的是在窗户上添线以增加光照的时间,这里暗指过去的生活很忙碌。而“强揩老眼乱书堆”则表达了作者虽然年老,但仍然坚持读书的习惯。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作者的感慨和情感。通过对宫殿、鲁观台等地的描绘,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通过对读书的坚持的描绘,也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钧天残梦忽惊回,金钥遥知已掣开。
不复五更三点入,刚云七日一阳来。
即今空恋唐宫阙,畴昔曾登鲁观台。
犹记小窗添线晷,强揩老眼乱书堆。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观台

    读音:guān tái

    繁体字:觀檯

    详细释义:可以远观的高台建筑。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

    造句:

  • 畴昔

    读音:chóu xī

    繁体字:疇昔

    英语:in former times

    意思:(畴昔,畴昔)

     1.往日,从前。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 宫阙

    读音:gōng què

    繁体字:宮闕

    短语:禁 宫廷 宫 殿

    英语:imperial palace

    意思:(宫阙,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宫门前有双阙,故称宫殿为宫阙。

  • 即今

    读音:jí jīn

    繁体字:即今

    英语:right now; at this very moment

    意思:今天;现在。
      ▶唐·高适《送桂阳孝廉》诗:“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