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意思:杏坛住在偏僻虽然该病,芸阁官微不救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友人的关怀。 首联“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直接点明诗人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恬淡自守的性格。同时,这也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了基础。 颔联“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深夜赏月、踏春的情景,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则是对诗人生活状况的描绘。尽管诗人居住的地方偏僻,官职微小,无法改变贫穷的现状,但他仍然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表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 尾联“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是对诗人的勉励和关怀。尽管诗人的生活状况不佳,但他的人格魅力和才华却让人敬佩。同时,这也表达出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会有更好的机会等待着他。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诗人性格、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淡泊名利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勉励。读来令人感动,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踏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杏坛

    读音:xìng tán

    繁体字:杏壇

    英语:(respectfully complimentary) a teacher\'s place

    意思:(杏坛,杏坛)

     1.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