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夜》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

意思:雁归砧响紧急,烽火到角声多。

出自作者[明]包节的《秋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是一首描绘寂寥夜晚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首句“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描绘了旅馆的寂静和夜晚的清冷,诗人独自在旅馆中徘徊,只能对着明亮的银河打发时光。这句诗通过视觉和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夜晚的孤寂和无聊。 “庭树销潘省,寒虫避翟罗”描绘了庭院的景象,树木凋零,寒虫躲避,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夜晚的寒冷。这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烘托了旅馆的寂静和夜晚的冷清。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描绘了两种声音:归雁的鸣叫声和捣衣声(砧响),以及烽火和号角声。这两种声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气氛,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 “不寐殷忧者,长更奈若何”是诗人的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无法入睡,深感忧虑和无奈的心情。这句诗通过内心独白的方式,将诗人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寂寥夜晚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生活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凄清旅馆寂,徙倚对明河。
庭树销潘省,寒虫避翟罗。
雁归砧响急,烽至角声多。
不寐殷忧者,长更奈若何。

关键词解释

  • 砧响

    读音:zhēn xiǎng

    繁体字:砧響

    意思:(砧响,砧响)
    捣衣声。
      ▶南朝·宋·谢惠连《捣衣》诗:“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唐·杜甫《秋野》诗之四:“砧响家家发,樵声箇箇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