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
意思:千林一个颜色都玉树,不允许梅花先有春天。
出自作者[宋]王炎的《又和早雪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觉流苏寒栗冽,晓起方知末酿雪》是一首描绘冬天的景色,以及表达对冬天的独特感受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冬天的热爱和敬畏。
首先,诗的开头“梦觉流苏寒栗冽,晓起方知末酿雪”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梦中的感觉比作寒冷的流苏,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冷冽的气息。而“晓起方知末酿雪”则表达了早晨醒来,发现外面下雪了的惊喜。
接下来,“松公变色失苍髯,竹士垂头摧直节”这两句描绘了冬天的树木和竹子的形象,它们在寒冷的环境中,展现出了坚韧的生命力。
“倚楼四望无红尘,疑是身居银汉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宁静和纯洁的欣赏。他站在楼上,四周是无边的白色,使他产生了自己仿佛身在银河渡口的错觉。
最后,“千林一色皆玉树,不许梅花先得春”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冬天的美丽和纯洁,所有的树木都披上了玉树般的装束,而梅花也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中独树一帜,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冬天独特的美丽和力量,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冬天的热爱和敬畏。它是一首描绘冬天的诗,也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