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四景》 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

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

意思:水影空涵一镜子中,晴朗的阳光动摇暖云红。

出自作者[明]朱瞻基的《四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水景、花景、云景、风景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首联“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诗人以水为镜,将天空映入水中,形成一片清澈明净的景象。晴光摇荡,暖云浮动,色彩斑斓,给人以温暖而明亮的视觉感受。 颔联“小桃花重初经雨,弱柳丝柔屡舞风”,诗人描绘了雨后的小桃花和柔弱的柳丝在风中摇曳的情景。小桃花娇嫩,经受不住风雨的侵袭,而柳丝轻柔,随风起舞,给人以柔美而动人的感觉。 颈联“暑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诗人描绘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水面。水面平静如镜,桥影倒映其中,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尾联“一望玻璃三百顷,好山西北玉为屏”,诗人放眼望去,三百顷的水面如同一面巨大的玻璃,而远处的山峰则如同用玉雕刻而成的屏风。这种景象给人以开阔而壮美的感受。 整首诗以水景为主线,将花景、云景、风景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气息。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影虚涵一镜中,晴光摇荡暖云红。
小桃花重初经雨,弱柳丝柔屡舞风。
暑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新秋凉露湿荷丛,不断清香逐晓风。
满目秾华春意在,晚霞澄锦照芙蓉。
池头六出花飞遍,池水无波冻欲平。
一望玻璃三百顷,好山西北玉为屏。

关键词解释

  • 晴光

    读音:qíng guāng

    繁体字:晴光

    意思:晴朗的日光或月光。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清林则徐《中秋炮臺眺月》诗:“今夕何夕正三五,晴光如此胡不游?”郁达夫《采

  • 水影

    引用解释

    1.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地面的幻景。远观如水,视地见景,故称。《晋书·苻坚载记下》:“ 长安 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是则止。”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 神龙 中, 洛城 若水影,纤微必照,就视则无所见。”《旧唐书·五行志》:“ 洛阳 东七里有水影,侧近树木车马之影,歷歷见水影中。”

  • 摇荡

    读音:yáo dàng

    繁体字:搖盪

    短语:摆动 晃荡 摇摇晃晃 晃动 晃 颤悠 悠

    英语:sway; rock

    意思:(摇荡,摇荡)

     1.摇摆晃

  • 虚涵

    读音:xū hán

    繁体字:虛涵

    意思:(虚涵,虚涵)
    包罗,包含。
      ▶瞿秋白《饿乡纪程》二:“这‘生命的大流’虚涵万象,自然流转,其中各流各支,甚至于一波一浪,也在那里努力求突出的生活。”
      ▶瞿秋白《

  • 一镜

    引用解释

    1.比喻言行可以借鉴得失的贤士。 唐 吴兢 《贞观政要·任贤》:“ 太宗 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 魏徵 殂逝,遂亡一镜矣!’” 唐 崔道融 《悲李拾遗》诗之一:“行朝半夜烟尘起,晓殿吁嗟一镜沉。”

    2.指象一面明镜的平水。 唐 刘长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