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马和公仪》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牓催。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牓催。

意思:洗衣服不可久振冠,就看见池门放膀催。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上马和公仪》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烟火的盛景、繁华的都市生活以及对于时间和人事的感慨。 首先,诗的第一句“烟火千门晓欲开,五花骄马肯徘徊”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烟火绚烂,如同千家万户的曙光初现,而五花骄马,象征着富贵和权势,马儿在繁华的街道上悠闲地漫步,表现出都市生活的富饶和安逸。 第二句“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曾经熟悉的街巷现在似乎已经隔绝,亲朋好友也如同远别重逢般陌生。这暗示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世沧桑的无奈。 第三句“帝阙重看多气象,天街新霁少尘埃”描绘了帝都的重新繁荣和天街的清新洁净,与前一句的隔绝和陌生形成对比,表现出诗人对都市新气象的期待和欣喜。 最后一句“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榜催”则表达了诗人急于重新振作,投入到新的生活和工作中去的心情。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和机遇,迫不及待地想要抓住它们,展现出诗人的活力和进取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都市繁华、时间流逝、人事变迁、新气象和进取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期待。诗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既有对时间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的热情。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烟火千门晓欲开,五花骄马肯徘徊。
井闾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
帝阙重看多气象,天街新霁少尘埃。
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牓催。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振冠

    读音:zhèn guān

    繁体字:振冠

    意思:振缨。谓隐居。
      ▶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振冠南岳,濯缨清川,潜处蓬室,不干势权。”

    解释:1.振缨。谓隐居。

  • 池门

    读音:chí mén

    繁体字:池門

    意思:(池门,池门)
    指古代学宫的门。因学宫东西南门前有池,故称。
      ▶宋·梅尧臣《上马和公仪》:“振冠浣服无容久,便见池门放牓催。”

    解释:

  • 无容

    读音:wú róng

    繁体字:無容

    意思:(无容,无容)

     1.不文饰仪容。
      ▶《礼记•礼器》:“有以素为贵者,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朱彬训纂引王念孙曰:“党,所也,言父所不敢为容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